(四川历年诗歌鉴赏及答案.doc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四川历年诗歌鉴赏及答案

诗歌鉴赏题让考生觉得“非主流”   工作人员随机采访了成都七中考点的十多位考生,均没有人对语文考题喊“难”,除一道诗歌鉴赏题让考生们觉得有点“非主流”外,总体上对语文考试结果的估计都很乐观。询问过多名考生这道诗歌鉴赏题的内容,他们表述起来都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不少考生说不出作者名称甚至直接贴了个“非主流”诗人的标签。   昨日下午从一名高三语文老师处了解到,今年语文试题中的这首诗歌鉴赏题考的是陈与义的《怀天经、智老,因访之》,原文是:“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由于平时复习几乎没有涉猎到陈与义的相关作品,所以学生觉得很意外、认为有点“非主流”也可以理解。   而在默写题部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部分句子,也有少数学生表示没有答上来,会丢掉几分。 2011年高考语文四川卷古典诗歌鉴赏及赏析 【四川卷】 12.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选自《陈与义集校笺》) 【注】天经,姓叶,名;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2)请对这首诗第二联进行赏析。(5分) 【参考答案】 (1)诗人形象:情趣高雅、珍视友情、风流飘逸。(3分) (2)答案示例: 诗人客居外地,以诗自娱,观赏杏花,此种生活,是苦是乐,是悲是喜,诗中并没有直接道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客子”对“杏花”,“诗卷”对“雨声”,融情于景,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的平淡闲适之情。(5分) 【补充注释】 ⑴天经:姓叶,名懋。智老:即大圆洪智,一位和尚。 ⑵苕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⑶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⑷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生: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⑸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宋代文学家。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公元1113年(宋徽宗政和三年)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公元1122年(宣和四年)任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后贬为监陈留酒税。北宋灭亡后,避乱在襄阳、汉阳和湖南一带。公元1130年(宋高宗建炎四年),召为兵部员外郎。公元1131年(绍兴元年)任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后任礼部侍郎。公元1134年任湖州知府,第二年召为给事中,因病告辞后,提举江州太平观,不久复任中书舍人。后来又出任翰林学士、知制诰、参知政事,并以资政殿学士的身份出任湖州知府,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 【赏析】 公元1136年(宋高宗绍兴六年)旧历二月,陈与义寓居苕溪畔的青镇,怀念对岸的两位朋友天经和智老,因而写下这首诗。 作品的开篇写时间变化,一夜之间,春水已涨,尽向东流,顿生怀友、访友之意。但笔意至此,先出一折,从自己写起。安于贫贱,甘于淡泊,在吟诗作赋的生涯中,看到杏花春雨又送来一个春天,心中充满了顺适之感。自己如此,友人也是一样。所以下面写到禅伯之多病,儒生之固穷。实则写己即写友,写友即写己,二者交相为用,互为生发,以见出心灵的相契,见出溪涨思友的心理依据。有了前面的铺垫,末二句就顺理成章地踏上了访友的路途。至于见到友人后的情形,却全都忽略了,留给读者自己去想像。但作者另有一诗题为《与智老天经夜坐》:“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釭。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其中对雨夜谈禅的描写,正可与此诗互相补充。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是陈与义的名句,曾经得到宋高宗的激赏。这一联,就对仗来说,除了“里”、“中”外,其余都不算工对,但也正因为如此,反映了作者在古典诗歌的对仗艺术上所作的探索,因而曾被魏庆之的《诗人玉屑》列为“宋朝警句”。方回在《瀛奎律髓》卷二十六中对此作了分析:“以客子对杏花,以雨声对诗卷,一我一物,一景一情,变化至此。乃老杜‘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贾岛‘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翻窠换臼,至简斋而益奇也。”对仗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