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团风羲龙人文生态陵园可行性分析报告新
团风羲龙人文生态陵园可行性分析报告
前 言
中国土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2%,高原26%,盆地9%,丘陵1 0%,平原12%,被称为“七山二坡一平原”,但在若大的面积中,只有1/3的土地不可利用,而且在剩下的2/3的土地耕地面积只占9.97%,目前我国人均拥有的土地只有13.3亩,也不到世界水平的44.5亩/人的 1/3,人均拥有耕地只有1.2亩,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3.9亩/人的1/3.在全球26个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大国中,排名倒数第三位,并且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的耕地中,旱地面积占76.3%,陡坡、缓坡、涝洼地占1 5%,以下有一个土地使用表格。
解放前耕地14.59亿亩,1 949—1 952年人口增长率为2 0%,土地增长3.3%;1 984年人口大幅增长,土地出现负增长,1 989年人口大幅增长,土地下降14.35亿亩。而今后的变化格局为:人口增长1500万人/年,土地减少6000—7500万亩每3~5年,人均耕地减少0.1亩,所以解决土地危机,拥护国家殡改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
2、《殡葬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25号)
3、民政部《关于公墓管理的暂行规定》
4、《湖北省殡葬管理条例》
5、《湖北省管理条例规定》
6、《关于进步规范和加强公墓建设管理的通知》(民发:(2008)203号)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8年12月
8、《占用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规范》国家林业局,林资发【2003】139号
9、《湖北省土地管理条例》
10、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建设过程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11、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团风的现状
湖北团风县诞生于1996年5月,他的前身是黄冈县。团凤县地处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湖北省东部,与湖北省鄂州市、武汉市阳逻经济开发区、黄冈市黄州区、浠水县、麻城市相邻,版田面积为839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人口40万。县城团风镇素有“鄂东门户和 “小汉口的美称。团风之名始见于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团风,人杰地灵,英才辈出,党的一大代表包惠僧,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林育南、林育英(张浩),军事家林彪,地质学家李四光,
哲学家熊士力,经济学家王亚南,文学家秦光阳等一代俊杰均诞生于此。新县,新机遇。新县,新希望.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搞好公墓建设正是满足社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殡葬改革的需要。公墓是党和国家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载体,可以规范人们的丧葬消费。团风人茶余饭后,缺少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人们往生后又缺乏一个可以入土为安的人生后花园,鉴于此,有必要建立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教育、祭祀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园林,既解决了地区殡葬问题,又能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纵观整个团风现有的场地,通过市场调研和分析初步确立在回龙
山镇的林家大湾村、方高坪镇的汤铺岭、马曹庙镇的薛坳村三村结合部(枣树店)征地612亩,兴建人文生态陵园项目,本项目包括生态陵园建设及配套公墓、道路、绿化、配套设施等。墓地建设要以绿化为主,经营性墓地为辅、尽量保留现有的植被,达到“远眺青山绿水,近看死者安息”。达到生态性墓地的建设要求。墓地总规划612亩,用地比例为道路、绿化、景观用地60%墓地40%。
三、项目建设必要性
1、公墓是社会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建设的组成部分。如果把医院的产房比作生命的起点,把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视为,生命之旅的各个驿站,那么陵园和墓地则是人生的终点站和归宿。其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公墓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搞好公墓建设正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2、公墓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丧葬消费是一种精神消费,由于其相对稳定性和传承性,它易与封建迷信的风俗习惯连在一起,产生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如哭、闹,烧纸,冥钱等,这就需要政府去引导,用先进、科学、文明的丧葬理念取代愚昧、落后、迷信的丧葬观念。所以现代公墓建设是精神文明的发展需要。
3、公墓建设是殡葬改革的需要。公墓是党和国家推进殡葬改革的重要载体,可以规范人们的丧葬消费。建国以来,殡葬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人们基本上树立了正确、文明的丧葬观,丧葬作为一种传统、民俗,本身具有很多落后的东西,一旦条件允可,很可能死灰复燃,因此,加强公墓建设与管理,提供多元化的骨灰处理方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需求,可以起到引导殡葬消费的作用。
4.公墓建设是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需要。陵园建设的水平在一定意义上象征着现代城市的文明与进步。综观其他城市的公墓陵园,无不以其优美的环境、独奇的艺术形态。浓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城市历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