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通信网理论分析详解
基准时针MTIE模板和基准时针TDEV模板分别如图11.50、图11.51所示。 图11.50 基准时钟MTIE模板 图11.51 基准时钟TDEV模板 ② 抖动产生 在2?048kHz和2?048kbit/s输出接口,当采用一个转折频率分别为20Hz和100Hz的单极点带通滤波器测量时,在60s内测得固有抖动不应超过0.05UI。 (3)相位不连续性 在基准时钟输出接口(2?048kHz或2?048kbit/s),由于时钟内部操作而引起的任何相位不连续性都不应超过1/8UI。 (4)输出接口 规定基准时钟的定时基准输出接口为2?048kHz和2?048kbit/s两种。这两种接口均应符合G.703的要求。接口的抖动和漂移应符合前述要求。 3.从节点时钟的定时特性 一个时钟的相位锁定于从上一级节点传送过来的定时信号上,该时钟称为从钟。 从钟具有从下4种工作模式。 ① 理想工作模式:是指从钟锁定于主钟,而接收到的基准时钟信号没有受到传输扰动的影响,虽然这种假设不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讨论,有利于确定时钟性能的界限。 ② 强制工作模式:这时从钟锁定于基准时钟信号,但在基准时钟信号的传输过程中它受到了传输损伤,时钟在基准钟的控制下进行工作。 ③ 保持工作方式:在失去定时基准信号的情况下,时钟将工作于保持工作模式。这时以锁相环记忆电路中存储的时钟信号作为比较基准,输出时钟的准确度主要受初始频率偏差和存储时钟信号的缓慢偏移的影响,保持功能的优劣是衡量某一级时钟性能的重要方面。 ④ 自由运行工作模式:此时系统失去定时基准信号,也失去定时记忆信号,进入自由振荡状态。 下面对从节点时钟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讨论。 (1)频率准确度 以基准时钟为参考基准,在连续同步工作30天之后,保持一年时间的情况下,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的频率准确度要求如表11.14所示。 表11.14 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频率准确度 2级节点时钟 3级节点时钟 优于±1.6×10?8 优于±4.6×10?6 (2)牵引入和保持入范围 无论内部振荡器频率偏差是什么,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的最小牵引入/保持入范围如表11.14所示。 表11.14 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牵引入/保持入范围 最小牵引入范围 最小保持入范围 2级节点时钟 ±1.6×10?8 ±1.6×10?8 3级节点时钟 ±4.6×10?6 ±4.6×10?6 (3)噪声产生 当从钟具有理想参考信号或进入保持状态时,其噪声产生表示在输出接口产生的相位噪声量,包括漂移和抖动对噪声产生的性能用最大时间间隔误差(MTIE)和时间方差(TDEV)来进行测量。 测试条件:以最大抽样时间t0=1/30s,通过一个等效的10Hz单极点低通滤波器来测量MTIE和TDEV。TDEV的最小测量时间T应是积分时间t?的12倍。 ① 漂移产生。当从钟工作在锁定状态时,在恒温(±1℃之内变化)条件下,MTIE的限值如图11.52所示,TDEV的限值如图11.53所示。 图11.52 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 漂移产生要求(MTIE) 图11.53 2级节点时钟和3级节点时钟 漂移产生要求(TDEV) 3.宽带网的误码性能 当传输网的传输速率越来越高,以比特为单位衡量系统的误码性能有其局限性。传统的误码性能通常采用长期平均误码率度量,其基本度量间隔是用秒表示的。它有两个缺点:①不能反映误码分布的特点,因而仅在泊松分布条件下才有意义;②测量误码需要中断业务。为克服这两个缺点,ITU-T建立了以“块”为基础的性能参数。 目前高比特率通道的误码性能是以块为单位进行度量的(B1、B2、B3监测的均是误码块),由此产生出以块为基础的一组参数。这些参数的定义如下。 (1)误块秒(ES)和误块秒比(ESR) 当块中的比特发生传输差错时称此块为误块。当某一秒中发现1个或多个误码块时称该秒为ES,在规定测量时间段内出现的误块秒总数与总的可用时间的比值称之为ESR。 (2)严重误块秒(SES)和严重误块秒比(SESR) 某一秒内包含有不少于30%的误块或者至少出现一个严重扰动期(SDP)时认为该秒为严重误块秒。其中严重扰动期指在测量时在最小等效于4个连续块时间或者1ms(取二者中较长时间段时)间段内所有连续块的误码率≥10 或者出现信号丢失。 在测量时间段内出现的SES总数与总的可用时间之比称为SESR。 严重误块秒一般是由于脉冲干扰产生的突发误块,所以SESR往往反映出设备抗干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