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市会考题模块整理.
北京市政治会考题
经济生活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读上图。完成2、3题。
2.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 C.①④ D.②④
3.雨伞的价格由二元涨到二元七角五分,说明商品的价格
由使用价值决定 B.由价值决定
C.由决定 受供求关系影响
美元 人民币 2009年4月18日 100元 683.21元 2004年4月9日 100元 821.48元 12.(10年春,会考说明题)上表情况说明
A.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B.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8.(11春,会考说明题)生产同种商品,如果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那么这个企业的生产结果应该是单位商品价值量 ,价值总量 。
A.不变 增加 B. 不变 C.增大 增加 D.变小 减少
33. (09年夏,会考说明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现象:
请在上图方框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答案:价格上涨
10.(09年夏,会考说明题)走进商场,我们发现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例如,数码照相机旁放置记忆卡或电池,香皂旁放置皂盒,牙膏旁边放置牙刷等。前面每组中的两种商品是
A.替代商品 B.
C.互补商品 D.价格档次相同的商品
8.(10年春)对于出行者来说,飞机与高铁列车是
A.互为替代的交通工具 B.价值量相同的交通工具
C.互补关系的交通工具 D.价格相同的交通工具
30.(11年春)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一:某商品价格变动与供给量变动的情况
单位商品价格(元) 6000 5000 4000 3000 供给量 800 600 400 200 (1)试分析表一所反映的经济情况。
表二:某商品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单位商品价格(元) 6000 5000 4000 3000 需求量 200 400 600 800 (2)分析表二的数据变化,你认为该商品属于 品。
答案:(1)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价格变动影响供给);(2)高档耐用
10.(09年夏,10年春,会考说明题)小张同学家最近贷款买了农机具(房),用现金买了“家电下乡”的摩托车,小张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给爷爷请了小时工帮助做家务。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小张一家消费类型的是
①外出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②购买农机具(房)属于贷款消费
③请小时工做家务属于租赁消费 ④购买摩托车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6.(10春,原会考说明题)右图反映了“十五”期间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恩格尔系数的走势。这一走势反映了我国城乡居民
①消费水平有所提高
②消费水平有所下降
③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④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存在一定差距
A.②④ B.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11年春,会考说明题)在消费中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有人喜欢追赶潮流或跟风随大流。这种心理引发的消费,我们称之为
A.求异心理引起的消费 B.从众心理引起的消费
C.求实心理引起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起的消费
9.(10年春,会考说明变形题)节能减排不仅是生产方式,也是生活方式;不仅是政府行为,也是公民责任。为了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某校学生倡议“减法生活”:随手关电灯,拧紧水龙头,减少乘电梯,纸张双面用,垃圾分类放……
请你说明“减法生活”属于什么样的消费观。(4分)
答案: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9.(10年春,会考说明变形题)“家电下乡”是我国惠农强农、拉动生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一举措体现了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消费决定生产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3.(09年夏,会考说明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国有经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