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宏观调控的国际比较.
宏观调控的国际比较(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稻葵)目 录 一、宏观经济结构和波动的国际比较1(一)宏观经济结构1(二)宏观经济波动: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4二、宏观经济波动起因的国际比较6(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异同6(二)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规律8(三)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特殊原因10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2(一)国际上公认的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12(二)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目标更为远大14四、宏观经济调控工具的国际比较16(一)国际上常用的宏观经济调控的工具及其机理16(二)中国经济中各种传统宏观调控工具的力度比较20(三)具有中国特色的宏观经济工具22五、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展望:国际视角24(一)判断宏观经济形势的艺术24(二)外贸顺差以及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的关系25(三)资本市场价格的波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26(四)未来5-10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特点27(五)未来5-10年中国宏观调控可能的特点29本讲座试图是通过国际比较进一步加深理解宏观经济调控的基本原理,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势,包括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宏观政策的一些发展趋势。一、宏观经济结构和波动的国际比较(一)宏观经济结构首先,我们必须非常明确地理解的一点是,GDP仅仅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动的活跃程度的指标,是按照属地主义原则计算的经济活动的规模。它并不直接代表该地区居民的福利水平。GNI,即,国民收入的概念是用来描述一个地区的居民的总体收入水平的指标,它是按照属人主义原则计算的。 GDP与GNI的差别主要来自于劳务输出的收入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的回报。世界上往往是最穷的国家与最富的国家的GNI远远超过GDP。下图表明世界各国GDP与GNI的差别。(GNP – GDP) 占GDP百分比 (2003年)美国孟加拉巴西中国科威特墨西哥爱尔兰香港0.59%6.38-1-0.553.152.76-29.89.28中国经济(GDP-GNP)/GDP中国经济GDP的构成(2005)项 目总额(亿元)人均量(元)百分比(%)国内生产总值185496.214186.4100.0最终消费96714.17396.552.1资本形成总额80436.66151.743.4货物和服务净出口8345.5638.254.5美国经济GDP的构成(2005)总额(亿美元)百分比国内生产总值$124550100%消费8742070%投资2057017%政府购买2373019%净出口-7170-6%国民总产出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英国,美国1935-1985各国宏观经济结构的差别是很大。中国与美国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反差特别大。中国经济中投资的比重按国际比较的标准来看极其高,消费的比重奇低。美国经济的结构几乎与此相反。观察经济结构的另一个视角是GDP中劳动者收入的比重,即一次分配的结构。欧美等发达国家劳动者收入的比重一般在60%-80%,而且相当稳定。中国经济这一比重近几年来不断下降,从60%降到40%。其中的原因主要是经济结构的变化,制造业的比重上升。同时工人的工资谈判能力下降。这是影响中国经济消费比重过低,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经济GDP中劳动者所得的比重(Li,Liu,Wang,2007)世界各国GDP中劳动所得的比重:1992年(按人均GDP划分)(二)宏观经济波动:现代社会的共同特点宏观经济波动的确是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共同特点。这在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社会的早年表现的特别突出。以下的两张图表是日本已经美国经济起飞时期经济增长率的波动。 他们的经济增长的波动是非常大的。与此相比,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年来的宏观经济的波动小的多。事实上,西方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后宏观经济的波动有大幅度减少的趋势。这些应该部分地归功于现代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二、宏观经济波动起因的国际比较(一)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异同现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机制是促进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机制。既然市场经济机制本身能够促进一个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那么,为什么在市场经济体系中仍然需要政府干预,仍然需要宏观经济政策呢?这是最近70年来现代经济学所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多数经济学者都基本赞同这样的观点,即在一个运行良好的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的宏观经济干预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国际上,大部分学者认为,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原因。首先,在一个市场经济体中,微观个体的经济决策不见得是完全合理的,尽管在很大程度上讲,微观个体的决策是由自身利益驱动,是为了个体利益的极大化。这种微观机制不合理的一个成因,往往是微观个体决策非理性的一面。比如,在某些情况下,一个贫穷的农户可能由于某种冲动而卖出自己的土地。一旦出售土地,他往往就会陷入贫困的陷阱。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农户都会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沪科新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试卷(含解析) .pdf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自测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4年度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备考题库.docx VIP
- 眼科护理讲课课件.pptx
- 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提分卷.docx VIP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教学设计).docx
- 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预测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8-2023年天津市天拖医院全日制高校医学类毕业生择优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库(高频考点)含答案解析.docx
- 图纸智能管理平台和图纸管理方法及设备.pdf VIP
- 2024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考试典型题库(含答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