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模拟题(有答案)[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三语文模拟题(有答案)[精选]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半月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梁新玲 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痰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元史·列传六十二·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元代官职,职权类似宰相。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 游:游学 B.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纳:上交 C.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 昏:模糊不清 D.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窃:盗窃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 )(3分) ①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②④⑤ D.①②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三、填空 7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 ,旌旗蔽空, ,横槊赋诗(苏轼《赤壁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庄子《逍遥游(节选)》,。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 !(韩愈《师说》) (3) “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会的。”克罗齐在其后又加上一句:“人也不是死后才的”。如何理解克罗齐这一拓展的内涵?请结合原文简析。(6分)   (4) 克罗齐一生经历了大地震、社会动荡和战争带来的苦难,但最终大有成就。有人说“苦难是人生的财富”。请结合原文和现实人生,谈谈你的看法。(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题(6分) 9、下列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人在不断的追逐中寻找快乐,有的人却在平凡的生活中安之若素,品味着平淡的幸福。 B.毕业时,虽然我们班同学都没有许下海誓山盟,但是我们在心里一直把彼此当做一辈子的朋友! C.在热烈的掌声中,这次为期一周的漫长的论证会终于打退堂鼓了。作为东道主的我们,也终于松了口气。 D.戊戌变法后,梁启超发表了大量作品,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执牛耳者,他对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  )有一位牧师奉派到新教区,他发现前任牧师种了数百株郁金香,然而附近学校上学的学童走过花园,见花便摘。 一天早上他站在花园里,有个上学的学童问他:“我可以摘一朵花吗?”牧师问:“你要哪一朵?”那孩子选了开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