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高产施肥与化控综合农艺措施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
小麦高产施肥与化控综合农艺措施的研究及模型的建立
孙克刚 李贵宝 王英 焦有 张桂兰 杨胜利
河南省农科院土肥所 新乡市农技站
1.引言 河南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之一,常年播种面积为467万公顷,近年来,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加,生产发展很快,但在生产实践中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高产田块的倒伏,小麦想要获得高产,无疑必须加大群体密度,增加氮肥用量,然而往往因氮肥多,播量大引起高密度、高植株造成大面积倒伏。许多文献均指出钾肥具有抗倒伏、壮秸秆之功效,并且也是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之一。多效唑可使幼苗墩实,缩短小麦基部节间,控制株高,抵抗倒伏。因此,选用氮肥(N)、钾肥(K)、多效唑(MET)三因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定量研究、模型解析,分析各因子的效应,选择优化综合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对我省小麦大面积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试验设置在豫北获嘉县南关村,前茬玉米(510公斤/亩),底施粗肥305方/亩,钙镁磷肥60公斤/亩,秸秆全部还田。机耕机耙。试验地块土质较粘,可井河双灌。土壤有机质12.8克/公斤,全氮0.75克/公斤,速效氮90.85毫克/公斤,速效磷P2O56.98毫克/公斤,速效钾K2O109.25毫克/公斤。供试品种为豫麦18号,10月12日精播,亩播量7.5公斤。全生育期共浇水三次(底墒水、冬水、拔节水),防治吸浆虫和蚜虫各一次。 试验选用N,K,MET为研究因子,采用三因素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各因子编码各水平见表l。
(表:表1 三因素二次回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水平编码 )
因素 -1.682 -1 0 1 1.682 X1 (N kg/mu) 0 5.1 12.5 19.9 25 X2 (K2O kg/mu) 0 3 7.5 12 15 X3 (MET g/mu) 0 16.2 40 63.8 80 (表:表2 试验产量结果 )
处理 X1 X2 X3 产量kg/mu 1 -1 -1 -1 472.20 2 -1 -1 1 473.64 3 -1 1 -1 467.52 4 -1 1 1 476.16 5 1 -1 -1 488.16 6 1 -1 1 474.96 7 1 1 -1 472.92 8 1 1 1 508.32 9 -1.682 0 0 368.16 10 1.682 0 0 476.16 11 0 -1.682 0 474.12 12 0 1.682 0 488.12 13 0 0 -1.682 468.00 14 0 0 1.682 480.12 15 0 0 0 516.24 16 0 0 0 496.20 17 0 0 0 533.88 18 0 0 0 528.24 19 0 0 0 520.32 20 0 0 0 512.38 21 0 0 0 524.16 22 0 0 0 502.32 23 0 0 0 480.12 3. 结果和讨论 3.1产量函数模型的建立 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的结构矩阵,以X1、X2、X3为决策变量,小麦产量为目标函数,求出试验产量的回归方程,此方程是将B0回归到原点。 Y = 512.13 + 17.32X1 + 2.90X2 + 3.86X3 + 2.54X1X2 +1.52X1X3 + 6.98X2X3?27.23X21?6.23X22?8.75X23 (l) 模型(l) 中,常数项反映N,K各肥料及多效唑施用量均处在零水平时产量,即平均效应,回归系数b1,b2,b3反映N,K各肥料及多效唑之间的交互效应;b11,b22,b33反映增施用量的报酬递减效应。 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表3)可知,失拟均方F失=2.70<F0.05=3.68,回归均方F回=7.04**>F0.01=5.91。说明未控因素对试验处理的影响不明显,误差是随机的,试验所建立的二次方程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三个因素对产量之间的密切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
(表:表3 因归方差分析 )
变异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F F0.05 F0.01 总变量 24758.08 22 回归 18484.08 9 2053.79 7.041** 3.38 5.91 剩余 6274.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