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工程失控原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程失控原因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的程度大大提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企业的影响逐步深化,企业经营管理者在市场竞争中更显示了其突出的地位,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自身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造就一大批既通晓国际市场规则,又懂经营管理;既有全球战略眼光,又能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的企业经营管理者,已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而迫切的课题。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壮大具有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正是当今国有企业一大批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者,使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有关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得以贯彻,使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   《69条建言与忠告》的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审视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将自己的实践与近年来的观察、思考、体味与感悟总结和提炼出来,涵盖了企业选人用人、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理念、企业决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难能可贵,具有较好的参考性和警示性,相信广大读者看后能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李荣融   2005年2月18日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企业界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方面,一大批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蒸蒸日上;另一方面,一些昔日的“豪门贵族”和“风云人物”先后衰落或落马。随着这种现象的深化,我萌发了一种念头:将自己自1998年起从事国务院稽察特派员及担任国务院派驻国有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以来七八年中的体验、感悟等写出来,供广大的企业领导人参考,以图起一种提醒和警示的作用。但苦于没有时间。2004年9月,根据组织的安排,我进入中央党校进修A班学习研讨,题目就是关于国有企业的改革。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党校不仅学习环境优雅,而且各种资料丰富。于是,我从2004年9月2日开始,坚持一天一题、一题一议的方式,共写出了53条。从中央党校毕业后,我又写出了16条,共计69条,并根据一些同志的建议,起名为《69条建言与忠告》,献给广大读者。   由于理解不一,我国企业的领导人有多种称谓:企业家、企业主、企业领袖等等。为宜于表述,我在书中大多称为企业领导人。   如何当好企业领导人?企业领导人在引领企业这艘航船驶向胜利彼岸的航程中,应该陶冶什么、琢磨什么、提高什么、注意什么、关注什么、防避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解读。《69条建言与忠告》属于我的门户之见,会有很多不确切、不正确、不妥帖的地方,但出于一种责任与感悟,我还是将它们写出来,主要目的是供参考与讨论。如果《69条建言与忠告》能引起或深化对如何搞好企业、如何当好企业领导人问题的讨论,我认为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领导人中,既有董事长,又有党委书记和总经理;既有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又有民营和合资企业的领导人。由于岗位、职责与企业性质的不同,他们思考和关注的重点不会相同。《69条建言与忠告》涉及面较广,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应该取其所用、弃其不适,努力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也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时代,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广大企业领导人也正面临着许多新的机遇、挑战和考验。如何心向祖国,担当重任,做无愧于时代的杰士精英,是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必须回答的问题。我国的每一位企业领导人都应该敬业向上,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愿所有的企业领导人、企业家和全国人民一起,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做出自己杰出的贡献!   作者   2005年2月16日 [发展篇] 1.切不可为大而大,盲目求大   成功的企业与失败的企业都已经说明,企业必须注意控制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如果企业的发展阶段、发展规模、发展水平与发展能力严重失衡,后果必然惨重。   有这样一个企业。   1990年前后,该企业办得风风火火、蒸蒸日上。其产品多次被主管部门评为优质产品,广泛应用在国家的重点建设项目上。后来,又上市成功,成为最早上市的国有企业之一。上市后,名声大了,钱包鼓了,地位高了,于是,企业的领导飘飘然了。1994年前后,该企业的一把手提出了“宏伟”的目标:即要在全国各地办一百个分厂,设一百个贸易公司,派一百个驻外机构,被企业员工称为“三百方针”。   在这个方针指导下,该企业在短期内急速扩张膨胀,兼并了许多外地企业。结果带来了大量的“包袱”、大量的职工、大量的不良资产、大量的陈旧设备和车间厂房。   由于厂多了、人多了、规模大了,而资金不够,就大量举债,使负债率急升;也由于厂多了、人多了、规模大了,而产品没有升级换代,“兄弟残杀”、“内部压价”开始了。结果销售量上去了,销售收入却不见增长。特别是由于管理人才跟不上,大批刚毕业的学生被任命为厂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1fs5g1xc1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