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精选].doc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精选]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与产业化探讨 廖允成 王立祥 温晓霞 (西北农业大学 农学系,陕西 杨陵 712100) 提 要 从黄土高原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分析了本区农业地域资源优势,进而对地域资源优势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化问题进行了探讨,得出如下结论:①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及沟壑区甚少现代环境污染,生产环境洁净,发挥这一地域资源优势,组建绿色食品农业基地,应是本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好抉择;②紫花苜蓿在黄土高原旱区具有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稳定的生产力,又是高蛋白优质饲草,以扩大苜蓿种植面积为突破口,组建苜蓿草业基地,是发展本区效益型农业的基础。 关键词 地域资源优势;产业化;黄土高原 中图分类号 F3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037(2000)01-0051-05   黄土高原位于我国黄河中游地区,西起日月山,东讫太行山,北衔于长城一线,南抵秦岭,包括陕、甘、宁、青、晋、豫等 6 省区的 232 个县市,土地总面积 62万hm2,1996 年全区人口 8504.5 万,耕地统计面积 909.1万hm2[1],普查面积约 1900万hm2。该地区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光热资源,广泛分布的深厚疏松的黄土和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是我国小麦、玉米、苹果、烤烟的优良适生区,具有发展现代集约持续农业和实施粮食规模经营的潜在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制约这些优势发挥的劣势因素,致使黄土高原农业增产的潜力尚未发挥出来。应该说,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关键在于自然生态条件是否与农业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及其工程措施的要求相匹配。对黄土高原而言,就需要更好地发挥当地的特殊资源优势,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商品优势。因此,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对不利因素的研究,力争将劣势转化为优势,着手组建富有地域特色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新型产业等,将是今后黄土高原农业可持续发展亟待研究和解决的战略问题。 1 地域资源优势概念的理解   20 世纪 60 年代后期,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以气候条件为依据,把全国划分为若干个大的产业带,如玉米种植带和小麦种植带。70 年代后期,在我国农业与资源区划中,也将果树生产划分为 8 个果树带。产业带,实际上就是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利用的最早配置形式。近年来,随着产业化的发展,地域资源优势的概念被明确提出,并逐渐完善。王青认为[2],地域资源优势即具有相对集中的自然资源、经济资源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且覆盖面积大,在一个区域中能使多数农民致富。陈国阶认为[3],区域优势资源是指那些具有特殊地位,具有开发价值,又具备开发条件的自然资源。可见,地域资源优势就是指地域资源中那些在数量、质量、开发价值和开发条件上具有区际和区内优势的资源,它是一个比较性的概念,同时又是一个发展的概念。从概念上理解,优势资源应具有 3 个基本特征:一是综合性,优势资源不仅指资源的质和量的优劣及多少,还包括人类的需求情况和技术条件,既包括现状的优势资源,也包括未来潜在的优势资源,因而要综合考虑。在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中,资源优势的选择要有大商品、大市场观念;二是主导性,优势资源不仅是资源优势,而且相对于资源优势中的其它资源来讲,它是优先开发的资源。优势资源的开发,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动态性,即优势资源随区域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2 黄土高原农业地域资源优势剖析 2.1 洁净的生产环境——黄土高原丘陵山地、沟壑区特有的地域资源优势   黄土高原地貌复杂,地势高亢,从西向东分布有日月山、陇山、六盘山、子午岭、黄龙山、吕梁山、太岳山和太行山,多为南北走向,构成了本区地形的基本骨架。全区土地面积 90% 左右为丘陵山地和丘陵沟壑,其中,0~5°的平地仅占 10%,6~15°的坡地占 58%,25°以上的陡坡地占 32%。特别是在丘陵沟壑区,地面坡度一般为 15~30°,地面支离破碎,坡陡沟深,这是长期水土流失的结果,也是进一步加剧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水土流失使有限的降水连同土壤养分化为径流非目标性输出,付诸东流,成为“地瘠民贫”之区,这是丘陵山地、沟壑区贫困症结所在。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年复一年的土壤侵蚀造成山地、高原农区沃土损失的同时,无可避免地使土壤中毒害性物质连同径流不停顿地向沿河、沿湖、沿海的平原、盆地区聚集。加之传统的自给性生产方式,区域经济落后,扩大再生产能力有限,甚少使用农用化学物质,又远离工矿和城市人口密集地区,尚末形成现代环境污染源。从而使丘陵山地、沟壑区及条件类似的山旱地区成为现代社会环境污染困扰之外的一片净土,具有诸多不利因素中的有利因素,呈现出贫困山区特有的地域资源优势[4]。   我们对宁南山区的研究表明,本区大气、水、土壤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 0.73、0.80、0.84,明显低于宁夏黄河灌区,处于尚清洁水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