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语文(导论)11解读
中 国 语 文 任课教师: 时 间: 导 论 重点提示: 如何认识文学?如何评价文学?学习文学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 文学本位(内在的艺术美)、史学思维(发展的观点)、文化学视角(文化背景、多学科之间的交叉)。 中国文学的分期、发展与演进。 一、关于文学 什么是文学?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艺术门类之一。 以语言文字为工具。 以情动人的、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 创造审美对象。 ——对于文学,我们只能描述,提供一个认识和比较的思路而无法定义。 文学的起源(中国的感物言志说) 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说,文学源于社会生活。中国早有“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说法。 对中国文学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感物说”,便是用生生不息的大千世界激发了主体的人生感受来解释文学何以发生的。 文学的起源(西方的摹仿说) 摹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摹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生活是文艺创作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指出,摹仿是艺术的本质,一切艺术都是摹仿的产物,并强调不同的艺术在摹仿的对象、媒介和方式上,也有各自的特点。 评价文学的标准 文学的成就取决于作品感动读者的强度。 一部文学作品越是能在漫长的世代、广袤的地域,给予众多读者以巨大的感动的,其成就也就越高。 作品越是体现出人性的需要,就越是能与读者的感情相通。 对于文学应有的几点看法 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 史学思维。所谓史学思维就是说在文学鉴赏中应大概把握文学史的脉络,文学现象承传流变的过程。 文化学视角。文学的发展与人性的发展;文学的演进与文化的演进。 二、中国文学的发展与演进 上古文学:先秦文学、秦汉文学——文学自发的时期,孕育期、奠基期。突出特点是文学尚在文化的大母体之内,文史哲不分。 文体:各种文体都已经显现了雏形 文学观念:泛文学,广义的文学。几乎包含了一切文字材料在内的古代文献 儒——重视文学的经世致用的社会功能(诗言志、思无邪、温柔敦厚) 道——重视文学的审美价值 文学创作群体:士大夫 近古文学:宋、元、明清文学 ——文学的转型时期,特点是市民文学的兴起和化俗为雅的文学观。戏剧和小说兴起并达到顶峰。文学传播方式与文学创作群体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表演等各种新的形式。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 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个方面。 宋 散文:唐宋八大家的文学语言和文体至此完成 诗歌:文人和学者合二为一;曲子词经唐五代演化为宋词 小说:话本 戏剧:滑稽唱念 元 戏曲和小说成为新兴的文学样式,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沿。 元曲:元杂剧和元散曲 白话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和《水浒传》(罗贯中、施耐庵)(其中后者在明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工) 明清 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是这一时期文学的趋势。在商业经济的刺激之下,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作品占据了主要地位。 戏曲:《牡丹亭》、《桃花扇》等 白话长篇小说:《金瓶梅》、《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 文言小说:《聊斋志异》 近代文学 古典和现代的过渡时期。 现当代:五四运动至今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永 遇 乐 ——宋 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徐志摩译《永遇乐》: 夕阳衬着的暮云特别艳丽,那人去的还未归。还有柳啊,梅啊,春天也不早,元宵快到,现在虽然晴和,到时候的风雨恐怕免不了,酒朋诗友啊,不要劳驾吧! 想起在中州时的快活日子,重阳啦,端五啦,说不尽的热闹,如今这个年头,打扮已经懒了,更说不到去逛,只管听着人家顽吧。 ——徐志摩《白话词十二首》之八,《新文学史料》1985年第4期 * * * * * * * *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