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家与通人》[精选]
《专家与通人》 雷海宗 1. 雷海宗简介 1922年清华毕业后,公费留美,在芝加哥大学主修历史学,副科学习哲学。1919年转入清华学堂高等科学习。雷海宗生于河北省永清县。近代中国学术界著名的历史学家。 2. 为谁而鸣? 中国现代大学的理念培养和制度建设,是1930至1940年代教育界学者教授共同关注的大问题。 不少人——多是教授又兼大学行政职务者,如蔡元培、胡适、梅贻琦、冯友兰、潘光旦、朱光潜等,均发表了有关文字。 其中,尤以雷海宗这篇文章引发的震动为甚,时人和后人均以其在当时学术界和教育界“轰动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形容之。 3. 理路探寻 文章首先指出:“专家”一语流行,成为时髦和大学求学者追求的目标,“可说是今日学术界的最大流弊”。然后辨析了学问各科与学问全境的关系,指出学问“是一种对于宇宙人生全境的探索与追求”,“若欲求得彻底的智慧,就必须旁通本门以外的知识”。 3. 理路探寻 他尖锐指出所谓“专家”“实际并非一个全人”,实患有“精神上之残废”;即便单就学问而言,某一领域的专家对学问“若真欲明了,却非注意全局不可”。 3. 理路探寻 其后,作者又抨击了当日学术界崇尚专家之弊:人们忘记了一个人除做专家外,也要做“人”,做一个十足的人——在一般生活上讲,是“全人”,由学术的立场讲,是“通人”。至此,文章将人生与学术打通。 3. 理路探寻 作者接着讨论学术界太专的趋势与高等教育制度的密切关系:课程为求“专精”,舍本逐末,而学生对本门已感应接不暇,更难以再求旁通,真正的精通既谈不到,广泛的博通又无从求得;结果各大学每年只送出一批一批半生不熟的智识青年,既不能作深刻的专门研究,又不能正当地应付复杂的人生。 4. 价值与意义 雷文发表的次年,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发表著名的《大学一解》文,也明确指出:“大学期内,通专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换言之,即须一反目前重视专科之倾向”。与雷海宗后先呼应。 4. 价值与意义 雷氏文章的最后一段,似是对着大学生而讲:做学问,大学生的在校时期、二十岁前后,最是关键,品格、风趣、嗜好,大半要在此时养成。此时若能立下广泛的兴趣基础,将来的工作无论如何专精,也不至于害上“精神偏枯病”。“精神偏枯病”的提出,一语中的。最后几句,与全文风格有别,饱含激励之概,无意中表露了作者的拳拳之心。 4. 价值与意义 不幸的是,作者当年指出的观念上和教育实践上的弊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仅未能纠正,反而越加强烈。 正是社会的强大的功利性压力和体制方面的原因,导致求学者与治学者往往忘其根本,难脱眼界狭窄、专而不通之弊,进而导致精神偏枯,人生亦复支离破碎 我们今天阅读这篇文章不但解惑启蒙,而且切中时弊。 4. 价值与意义 随着现代社会知识和信息的迅猛增加,知识分化现象愈演愈厉;人们越来越多地将注意力集中于专业知识的获取,接受教育更是全为获取谋生手段;专业教育、尤其是理工科教育于是大行其道,而人文学科地位则呈下降趋势。 5. 课程拓展:大学的宗旨 大学的宗旨,始终应是培养身心具足、健康发展的全人,通识教育、博雅教育、全面教育、通人教育、全人教育,自仍应是大学教育追求的目标。 中国古典文献之《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第一本系统性地刻划大学之理念的重要专著是19世纪的牛津学者纽曼(John H. Cardinal Newman)的《大学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1852)。纽曼认为大学是一个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培育绅土的地方(虽然他也认为大学可以训练职业人才)。他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传授”学问而不在“发展”知识。纽曼心中的大学是应培育之绅士乃指通达而有修养与识见之文化人。 德国的理念:“发展”知识 19世纪末叶,在洪堡德(Von Humboldt)及阿尔托夫(Althoff)等人的革新下,柏林大学首先摆脱中古的学术传统,标举大学的新理念;即以大学为“研究中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自由地从事于“创造性的学问”。每位学生应该在日益增大的“知识金庙”上置放一块砖石。此理念与纽曼所怀抱者迥然不同,它所重者在“发展”知识而不在“传授”知识。 美国:佛兰斯纳 他肯定“研究”对大学的重要性,肯定“发展”知识是大学重大功能之一,但他亦给“教学”以同样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说,大学的目的不止在创发知识,也在培育人才。 他反对大学训练“实务人才”,反对大学开设职业训练(vocational training)课程。更极力反对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service station)。他强调大学应该是“时代的表征”,不以为大学应该随社会的风尚、喜恶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