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感受在内观的重要性.
感受在内观的重要性
感受(Vedana)不仅有许多不同的形式(vividha),而且随时都能在身体内经验到。概括来说,感受可以分为三种:乐受(sukha)、苦受(dukkha)及不苦不乐受(adukkhamasukha),而身体上所有的受都因触(phassa)而生起,并且终将灭去。
当身体上经验到令人不适的接触时,会产生讨厌、苦恼、痛苦、悲伤、折磨等不愉快的感受。一般人在面对这种经验时,会变得忧伤、烦躁与错乱。而当痛苦加剧时,就会哀嚎痛哭、沮丧不已,并且感到迷惘。所以一旦经验到不愉快的感受,总是拼命地设法摆脱它,并奋力不懈地让自己尽快从中挣脱出来。由于身体上的疼痛,使人变得不悦、焦躁、不安及忧愁苦恼,因此身与心都会陷入悲惨混乱的状况,就像是同时被两枝箭刺穿一样,这是由于执着感受所造成的。而且因为无明,不明了感受的真实本质,因此无法冷静地面对它们,只是想竭尽所能去排拒造成他痛苦的原因。人所以会如此,正是因为长久以来所累积的厌恶习性(patighanusaya)已深植内心的缘故。他不了解此种习性反应就是不净染污,还不断地助长它、延续它,终使自己深陷束缚,而任其摆布。
然而,就在人极力想摆脱不愉悦感受的同时,却又渴望着一个没有不愉悦感受的幻境,他沉醉在这样的幻境中,并因此越陷越深。愚者一方面为各种不愉悦感受所苦,另一方面对心中生起的种种感官欲望,却又如此爱乐与饥渴,这是多么的可怜啊!当人经验到不愉悦感受时,为何会无法保持平稳冷静的心?那是因为他已经黏着于感受,并已被它制伏。由于无明的缘故,人并不了解感受的无常本质,也不实知感受的生起(samudaya)、灭去(atthangama)、滋味(assada)、危险(adinava),以及出离(nissarana)。更因为无明,故对厌恶的潜在习性毫无警觉,并不断地增长它。像这样愚痴的人,不仅执着于不愉悦的感受,也被其它各种感受所牢牢系缚。世间的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都因此紧紧地缠缚着他。
当一个乐触在身体上生起时,正如乐受表面上的特性,这会使愚者感到愉悦。但由于不明了感受的真实本质,他被感受卷入且变得执着,并开始沉醉其中。他并不了解身体因接触所缘而产生的愉悦感受只是短暂的、瞬间的、无常的,且迟早都会灭去的。然而由于无明的缘故,人总是渴求乐受的延续,而且对这种潜在的贪爱习性(raganusaya),这种深植于内心的不净染污浑然不知。因为执取,他不断地增长贪爱,并沉溺于贪爱。由于不如实知愉悦感受的生起(samudaya)、灭去(atthangama)、滋味(assada)、危险(adinava),以及出离(nissarana),他对其产生执着,并因此将遭受种种的哀恸与忧伤。
此外,一般人还会经验到另一种感受,那就是不苦不乐受,并对这种感受感到愉快及满意。这种态度其实正显示出人的无明,因为他不了解此种经验也是身心范围内所生起的短暂、无常现象。由于无法觉察到内在潜藏的无明习性(avijjanusaya),他不断地增长它,任其摆布,变得越来越愚痴,并因此陷入绝望及不幸之中。
不论是一般人或受过良好训练已臻于纯净的内观修行者,他们可能在身体上会经验到相同的感受,但对此感受的理解与观点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如前所述,由于愚痴凡夫(puthujjana)乃是自身习性反应的受害者,当他经验到身体所生起的任何感受时,只会立即盲目地反应,却对感受的真实本质毫无所知,也因而执着于这些感受。相反的,圣弟子(ariyasavaka) 时时刻刻保持着观察感受的无常、消失。他不执取感受,只是观察感受的灭尽,因此能从感受中挣脱出来。这样地修习,他根除了所有的习性反应,永远不会再受其染污。在经验到不愉悦的感受时,他不会受到干扰,只是把它当成身上的伤口一般,冷静超然地去观察它。他始终保持内心的安定平衡,心中不起任何波澜。
即使经验到乐受,他也不会乐在其中。他彻底明了无常的本质,故不再「对乐受生起贪爱」-那终将导致痛苦,也因此得以从感受中超脱出来。他如实了知任何感受终将灭去,不会生起贪爱的习性反应。在经验到内心的安祥与宁静等中性的感受时,不但不会为其所惑,相反的还能使自己保持超然。一位善修内观的学员,充分了知内心的宁静与安祥并不是最终的目标。因为这仍旧是无常,而且与其它感受一样,都不离身心的范畴。因此他不会对其生起贪爱,并能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冷静。他始终以警觉专注(sato)的心,时时彻知感受的无常(sampajano)。也因无明的习性被摧毁了,他如实了知感受的生起(samudaya)、灭去(atthangama)、滋味(assada)与危险(adinava),以及它的出离(nissarana)。经云:
ahito sampajano, sato Buddhassa savako;
veda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总监在第一次工地例会上发言稿改1..doc
- 总结,心得,计划..doc
- 总线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动态系统建模..doc
- 总经理办公室人员岗位职责..doc
- 总结医学伦理学案例..doc
- 总承包部管理制度(通用稿)施工现场标准化工地建设管理制度..doc
- 总结影响地产的七大因素..doc
- 总等电位专项方案..doc
- 总结常见设计与应用的错误..doc
- 总体设计(软件)4_统计_采集_分析_知识社区_移动_v1.0..doc
- 七章货物的保险.pptx
- 三章国际间接投资.pptx
- 人性假设理论.pptx
- 外研高一英语必修三ModuleIntroduction汇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 月相成因优质获奖课件.pptx
-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狐假虎威》省名师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pptx
- 养羊业概况专题知识讲座.pptx
-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整理与复习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pptx
- 必威体育精装版高中精品语文教学: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