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师学期自评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学期自评报告.

自评报告 1.教学队伍 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8分 1)课程负责人教学、科研、育人成果 ——全国首届曾宪梓教育基金奖 ——国家民族社会科学成果奖 ——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奖 ——辽宁省自然科学成果奖 ——大连市自然科学成果奖 ——国家民委学生工作先进个人 ——大连民族学院“三育人标兵” ——著作一部,科研论文近60篇,教改论文20余篇,多篇被CA、CSCD 收录 2)课程组教师(结构好、素质高)教学、科研、育人成果(12人) ——1名大连民族学院学科带头人、科研标兵 ——10余人次承担和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 ——9人次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20多篇学术论文被SCI、EI、CA收录和引文 ——30多篇教学研究论文(多篇核心期刊) ——50人次获大连民族学院教学成果奖及教学立项 ——9人次获大连民族学院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班导师 共建普通化学课:96年院教学成果奖 00年院优秀课 02年省优秀课 03年院精品课           05年“省合格实验室” 连续4年申报省精品课 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4分 ——来自国内外各大学的不同专业:专业综合、结构适合、 优势互补、爱岗敬业、团结协作 ——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师资结构及师资配置各项指标合理 9%院学科带头人、17%博士、25%在读博士; 中级职称占中25%做助教、准备实验和助实验工作。 ——中青年培养计划“引进来、走出去”、“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竞争机制”落得实。 100%每年有科研论文; 100%作班导师、在教书育人; 100%一肩多课、教学科研双收 ——教学理念新、教学方法强、科研氛围好、育人工作实 知识交叉——普化应用创新 培养中青——课建再上水平 1-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8分 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挖掘“三尺讲台”内涵和外延,提高民族学生认知能力。理论课与实验课分别实施了三个改革,完成了三个教学改革项目,并发表相关论文。 1)理论课的“三项”改革: 改革之一 :1999年教学内容的拆分重组,解决问题:理论体系化分为四大模块,增加了与专业前沿内容的结合。 改革之二 :2000年教学手段的多维综合,解决问题:通过多媒体教学和立体互动,实施多维辐射式认知能力培养。 改革之三 :2000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构建,解决问题:构建并实施化工学科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体两翼”认知平台。 2)实验课的“三项”改革: 改革之一 :1996年在实验教学中强化素质教育,解决问题:民族生源 的实验技能、规范和综合素质。 改革之二 : 1999年增加综合设计模块内容,解决问题:提高民族学生的综合设计实验能力。 改革之三 : 2000年建立并实施课程延伸创新教育平台,解决问题:提高民族学生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3)教学研究及取得的成果: 教育研究与教育观念的变革促进了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深化升华了教育思想和观念。课程组教学研究思维活跃,1997-2005发表教学研究论文近50篇,高质量核心期刊多篇,获得国家民委奖励1项,辽宁省4项,大连民院20余项。教育观念变革体现了教学改革的基础、积累和沿革。 ——1997年论文“以实现两个转变为目标,深化教学改革”发表,提出教改应体现在课程建设中,1999年获辽宁省社会科学成果奖。 ——1996年实施的“在实验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教育”,1999年发表相关论文,2000年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成果奖。 ——1999年“固相反应还原银”用新方法回收普化实验中的Ag+,实现绿色化学和贵金属回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CA、CSCD 收录。 ——1999年对学生揭示“元素周期系规律中的不规律,寻找不规律中的规律”,指出化学工作者的科研创新思路。核心期刊发表论文,CA、CSCD收录。 ——2000—2001年“大学生素质教育创新”、“高校创新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高校创新工程管理创新” 系列文章发表,课程组通过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并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奖励,论文获国际华文教育论坛奖暨华人教育成就奖。 ——2002—2005年明确三尺讲台是创新人才培养的瓶颈,“探讨三尺讲台的内涵和外延”,“在原子结构的教与学中培养创新思维”,“民族院校普通化学综合设计实验的策划与思考”系列文章反映了这一时期课程组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对“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