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育心理学复习材料(小学).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材料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五要素
*学生— 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
*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
*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
*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
*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2、三过程
*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
*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3、学与教相互作用: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P6)
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P9-12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以行为主义为主。
成熟时期( 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布鲁纳:认为教育心理学研究包括:1、主动性研究2、反思性研究3、合作性研究4、社会文化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廖世承 (1924年)
第二章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一、小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的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等性、差异性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主要记住名称和年龄)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童年期(学龄初期):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自我:对自我有一定的评价;道德:具体、比较肤浅、比较抽象。少年期(学龄中期)特点:半成熟、半幼稚。思维:逻辑思维占主导。自我:更加完善。道德:更加自觉。
学习准备的定义
关键期的定义
二、小学生的认知发展(选、填、简单、论)
1. 代表人物:皮亚杰
2. 内容:
①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
②逻辑思维是智慧的最高表现。
③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
3. 四个阶段:
a、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特点: 感觉和动作分化、后期思维开始萌芽。
b、前运算阶段(2—7岁幼儿)特点:单维思维、思维的不可逆性、自我中心。
c、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小学)特点:多维思维、思维的可逆性、去自我中心、具体逻辑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初中)特点: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能运用假设-演绎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具有抽象逻辑思维;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思维灵活。
4.普遍性:普遍存在,思维发展的顺序是不可变
特殊性:个体在不同领域思维发展阶段有差异;不同个体发展阶段也有差异
认识发展阶段与教学
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2、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三、小学生的人格与社会性发展
人格的发展
1、含义:、决定外显行为与内隐行为与他人有稳定区别、综合心理特征
2、发展阶段(埃里克森)
阶段 年龄范围 任务 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 0~1.5 培养信任感 自主感-羞耻感与怀疑 2~3 培养自主性 主动感-内疚感 4~5 培养主动性 勤奋感-自卑感 6~11 培养勤奋感 自我同一性-角色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学事务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教务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报告..doc
- 教学与考证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doc
- 教学互动平台的设计和实现(论文)..doc
- 教学内容与游戏的融合(王娟)..doc
- 教学实习课程管理规定..doc
- 教学实习工作管理办法..doc
- 教学媒体应用案例1一圆的周长..doc
- 教学实践周实践报告..doc
- 教学常规月文件学习二..doc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2025年秋季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5年新版教材).pptx
- 锂离子电池前驱体磷酸铁合成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docx
- 2024年东盟石油和天然气更新报告(英文版)-东盟.docx
- DB3209_T 1207.2-2022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 第二部分:房屋建筑工程文件归档和档案移交范围.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