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媒体对现代人际交往能力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负面影响
—由日本电影“电车男”说起
?刘波
?
?
?
?
?
?
?
?
?
1.“电车男”现象
1.1 日本电影《電車男》故事梗概
《电车男》是05年6月在日本公映的电影。 电影讲述的是一件真人真事。《电车男》 是一个沉迷电脑、上网、电玩模型和漫画等小玩意的孤独青年。他一直是女性绝缘体,也沒什么朋友, 他的网名也自称为“毒男” (没女人缘的独身男人)。一天,他在新干线电车上目睹酒鬼调戏一位白领女士。平日孤僻胆小的他不知何来勇气,竟然上前劝阻酒鬼, 营救了女士。数日后,他收到女士寄來的高级品牌「爱马仕」(Hermes)茶杯,22年來未曾有过恋爱经验的毒男,在收到礼物之后,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上网在日本最大的论坛2 channel(类似我国的天涯社区论坛)上发贴向网友求救。殊不知他的这段经历,引起网民热烈反应,吸引了一群不同背景的网友献计,并称他为「电车男」,又替女方起名为「爱马仕」,并一起做「电车男」的军师,从改变形象到约会细节都替他作了悉心指导。在网友的鼓励和帮助下,他鼓起勇气约会爱马仕小姐, 并且最后获得芳心。
1.2 热潮兴起
“电车男”传奇首先在网上诞生,被改编成小说之前,在日本已有超过100万人透过互联网知道了这件事,“电车男”的经历在日本网络上成了最当红最让网友们津津乐道互相传颂的故事。电车男似乎成了那些网虫们派到现实生活中恋爱代表, 他们通过网络,集体导演了并观看了一场恋爱真人秀。
04年10月,日本出版社将电车男掀起的网上对话,小说《电车男》一问世,就造成疯狂的效应,短短7个月创下了100万册的超高销售纪录。由于本书为众多网友的帖子所组成,所以出版社将作者署名为“中野独人”(日文意思是“网上的单身”)。这并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指一群喜欢泡网的单身汉,由于《电车男》的小说按照论坛帖子的形式出现,非常忠实原创,甚至连当时帖子里的各种表情符号也都忠实地记录在内。于是用了这样一个化名作为作者的名字。所以说这部小说实际上是众多网友集体创作的。
2005年6月在日本公映,连续9周占据十大卖座位置,放映两周内观众人次超过300万人,票房总收入突破36亿日元。网民和粉丝是小说和电影主要的创作人,这是“电车男”迅速成为流行文化符号的主要原因。
自此,不同媒体争相改编,除小说和电影之外,更有漫画、朗读剧、电视剧和舞台剧等多个版本,同样获得极大的成功。可以说,电车男已经成为一个由网络发展出来的,跨媒体的热门事件。
?
1.3 电车男现象
“电车男现象” 是日本青年中04年以来最流行的当红词汇之一,自从电车男的故事在日本大街小巷传开之后,越来越多的青年开始效仿电车男的穿着打扮,更有趣的是有年轻人每天流连在电车上,希望可以像电车男那样拥有一段美丽的电车恋情。电车男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最近日本更出现各种各样研究电车男现象的小说、评论书籍,可见这一现象影响之广。
片中的“电车男”反映出日本社会的一类人。“电车男”同属「秋叶系」、「御宅族」、「毒男」三种类型的人,三者之间有微妙的分别,但共同拥有此3大特性的男人在日本实在不少。其中「御宅族」意指那些沉迷动漫、电子游戏,对动漫迷恋到无以复加且非常有研究的人, 加上他们大都独自一个人鉴赏、玩乐,所以「御宅族」給人自闭、内向、孤僻的感觉;实际上现在提到御宅族,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形象往往是整天足不出户,不修边幅,毫不关心生活,一味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研究动漫,很难融入普通人的社会。这类人的外形上有很大共通性——多半有些白胖,胡子刮得不干净,服装仪容很差,爱戴一副厚厚的眼镜……「秋叶系」中的「秋叶」是东京著名的电器街秋叶原的简称,顾名思义「秋叶系」是指那些迷恋电器街必威体育精装版产品的人;「毒男」是独身的「独」变成 「毒」,毫无希望的独身男人之意。电车男综合了以上三类男人的特征,让人觉得非常真实。
随着都市化、IT化、电玩产品热潮,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实也有不少此类男人潜伏与大家身边。这和日本学者中野收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到的“容器人”的行为特点很相似。中野收进一步提出,这个概念是建立在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媒体依存症”的基础上。 这个电影通过电车男的形象和几位典型的网友形象集中反映了这种社会病症:
病症一:过渡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
病症二:
病症三:满足于与媒介中虚拟社会的互动而回避现实社会的互动。片中几位具代表性的网友都是回避现实人际互动的的典型:失恋中无法自拔的护士,形同陌路夫妻,养兔子为宠物的自闭青年等。他们自身都有人际交往的障碍。
其中有网友在跟贴中这样说:“老实说,起初我才瞧不起电车男呢。连打个感谢电话这么简单的事儿都犹豫不决!看他那熊样儿,觉得真不配我们在这儿全力支持他。但是现在,我不得不承认,电车男已经远远地走在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