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复合趋向补语教学
内容摘要:趋向动词从构词法上分为两类:单纯词(来,去,回等)和复合词(过来,回去等)。本文研究的复合趋向补语就是指由复合趋向动词充当的补语。跨语言的调查表明,述补结构为汉语所独有,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外国学生母语中没有这种结构,接受起来就不容易,更兼复合趋向补语又较其他类型的补语复杂,所以,趋向补语在教学上一向都是难点。刘月华等(1998)为此写过《趋向补语通释》,56万字。讲一种句子成分用56万字,这种成分有多么复杂,多么难以掌握是不难想象的。本文主要分两个大部分,第一部分属于复合趋向补语的本体研究,主要包括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的位置关系,复合趋向补语的趋向意义和引申意义。第二部分属于应用研究,即在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将本体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可以用于课堂的教学成果。这部分主要包括针对外国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偏误分析,寻找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关键字:复合趋向补语 偏误分析 对外汉语教学
目录
引言
1.1选题缘起
1.2研究范围
1.3语料来源
二、文献综述
2.1复合趋向补语本体研究
2.1.1结构分析
2.1.2语义研究
2.1.3其他新理论新研究方法
2.2复合趋向补语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三、创新
四、复合趋向补语概述
4.1复合趋向补语定义
4.2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位置关系
4.2.1几个常数
4.2.2 P是处所宾语
4.2.3 P是非处所宾语
4.2.4 P是句子
4.2.5“把”字句
4.3复合趋向补语的语法意义分析
4.3.1语法意义组成
4.3.2趋向意义
4.3.2引申意义
五、偏误分析
5.1动词错误
5.2复合趋向补语错误
5.2.1动词后缺少复合趋向补语
5.2.2动词后多带复合趋向补语
5.2.3复合趋向补语用错
5.3复合趋向补语与宾语的位置错误
5.3.1处所宾语
5.3.2非处所宾语
六、汉语复合趋向补语教学建议
6.1复合趋向补语与虚化教学
6.2加强语用和语义教学
6.3注重母语干扰加强语感教学
6.4以常用形式作为教学重点
七、结语
参考文献
引言
1.1 选题缘起
进入二十一世纪,“汉语热”不但让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走进中国来,还让很多中国的汉语老师走出去,将汉语传递到世界各个角落。在这同时,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便突显出来了。首先我们要意识到我们是要把汉语语法教给外国人而不是本民族人,这就需要将语法内容细化,因为本民族的人可以通过语感进一步自己体味,而外国人需要管辖范围更窄的语法规则。其次对外国人来说,学汉语的最终目的是用汉语来跟母语是汉语的人进行无障碍交际。那么我们就不能像对本民族的人讲语法那样,先讲语法形式再讲语法意义,而是应该语法意义先行,也就是告诉外国人表达某个意思要选择哪个语法形式。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补语的出现频率非常高,形式各异,用法也很复杂。以下是来自吕文华(1999:60)《现代汉语句型统计与研究》小组的统计结果,一共统计了14000个句子。
列表如下:补语的数量及在谓语句总句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类别 句数 在谓语句总句数中所占的比例 趋向补语 1476 10.502% 结果补语 1238 8.817% 程度补语 358 2.55% 可能补语 315 2.234% 动量补语 216 1.538% 时量补语 183 1.303% 数量补语 71 0.506% 介宾补语 25 0.018% 总计 3882 27.5% 正如上表所示,在谓语句中补语所占比例高达27.5%,趋向补语的比例占其中10%,占整个补语句子的38%,可见趋向补语使用频率之高。在与留学生接触时,我们也发现由于趋向补语的表义很复杂,不但初学汉语容易用错,对高级班的留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这其中最复杂的一部分便是复合趋向补语,因为它的实际意义更加虚化,使得教学者很难一下找到好的教学方法,而留学生们也常常背了很久还是不得其中要领。例如:“说出去”和“说出来”,动作都是“说”,“出去”和“出来”看上去也差不多,但是两句话的意思却大不一样。我们本名族人可以通过语感等体会到其中的意思差别,但是留学生们却对此一头雾水了,在他们想表达“说出去”的这个意义时往往不知道该选择那个形式了。本文通过分析留学生的偏误用例,希望从中发现偏误出现的规律,找到问题的症结,进而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1.2研究范围
我们对留学生使用复合趋向补语时产生的偏误进行分析后,发现留学生易出现的偏误有以下三种:一、动词错误。二、复合趋向补语错误。三、复合趋向补语和宾语位置错误。
例如:
我就大声的哭下来。(错)
我就大声的哭起来。(对)
“下来”和“起来”在语法意义上的混淆,属于复合趋向补语错误。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