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永磁同步发电机矢量控制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学 院:
专业班级: 0801
学生姓名:
学 号:
导师姓名:
开题时间: 年 月 16 日
1.课题背景及意义1.1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在整个二十世纪,大多数工业,商业设备及家用电器上的传动装置基本上都设计成恒转速运行。对于很多机械负载已证实,若采用变速传动装置将改善其性能、生产效率和用电效率。最近一二十年,电气传动经历了较大的变革,其原因有二:()由于电力电子开关器件和微处理器控制的发展,使得变速传动得应用成为可能,其成本不断降低;()由于对目前与将来电能的成本和可利用性的关心不断增加。变速传动装置正日益被用于新系统和现有系统的改造,使系统产品和用电效率两方面更加优化。永磁交流发电机为现代运动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具有诸多优点和适用广泛 的装置。采用永久磁铁产生气隙磁通而不需要外部励磁,这样就能设计出具有极 好效率特性的永磁同步电机,这种高效率优点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另一方 面,合理的应用永久磁铁可能带来的低损耗,可使得电机设计获得极高的功率密 度以及转矩/惯量比。这些特性对哪些要求快速动态响应的加速器和伺服系统具 有很大的吸引力永磁同步电机传动控制的出现是永磁发电机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开发路线 汇合的结果。一条路线是早期发展的可直接起动的带有转子鼠笼绕组的永磁电动 机,这种电机是为直接由公用交流电网供电的方式运行设计的。这种特殊类型的 混合式永磁同步电机的出现可以追溯至年代,主要应用于一些重要的工业设备,如纺织生产线,这里需要大量的发电机以相同额速度运行。在其后的年 代,经过设计改进的直接起动型永磁同步发电机,采用了铁氧体和稀土材料,具 有很好的效率特性,但其成本高于异步发电机而未能广泛使用。第二条发展路线的标志是永磁直流伺服发电机开始取代传统的带励磁绕组 的直流发电机。这种永磁直流伺服发电机在年代已经用于高性能机床的伺服机构。此时,高强度稀士永久磁铁已有效使用。 最后在年代,这两条路线汇合在一起,产生了无转子鼠笼的永磁同步电动机,它与调频逆变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高性能的运动控制。首先开发的是梯形永磁同步发电机,这种结构可以简化控制装置,此后在年代后期以及年代,高性能的正弦波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开始飞速发展。年代末以来,随着电力电子学、微电子学、传感技术、永磁技术和控制理 论的惊人发展,永磁交流伺服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已具备了宽调速范围、高稳态精度、快速动态响应及四象限运行等良好性能,其动态、静态 性能已可以和直流伺服系统相媲美。并且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价格的降低,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厂泛。可以预见,交流伺服系统 的研究将继续成为电气传动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2.毕业设计研究内容及任务
2.1 ()()()()2.2 设计思想及设计方案2.3 毕业设计拟采用方法和手段
.毕业设计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1周 查阅资料(中文和英文)、确定题目、调研 第2周 查阅资料(中文和英文)、确定题目、调研、整体方案论证 第3周 撰写开题报告,硬件设计及选型 第4周 撰写硬件设计 第5周 撰写论文绪论。 第6周 分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结构,并建立数学模型 第7周 分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基本控制策略 第8周 确定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第9周 确定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矢量控制策略 第10周 完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硬件设计 第11周 完成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硬件设计 第12周 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第13周 完善所有硬件和软件设计,论文初稿 第14周 撰写论文 第15周 撰写论文 第16周 完善论文,准备答辩 第17周 答辩 4.参考文献[1] 郁有文,常健,程继红.传感器原理及工程应用[M].[2] 陈杰,黄鸿.传感器与检测技术[M].[3] 张福学.传感器敏感元件大全[M].[4] 李群芳,张士军,黄建.[M].[5] 罗抟翼,付家才,王正.控制工程及信号处理基础[M].[6] 陈鄂初.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M].1991.
[7] 邱关源.电路[M].[8] 何立民.单片机实用文集[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1993.
[9] 张毅刚.MCS一51[M].1990.
[10] 陈伟.MCS一51[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11] OLIVER T. W. YU. End-to-End Adaptive QoS Provisioning over
GPRS Wireless Mobile Network. Mobile NetworksAp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PEP版六年级上册Unit 5 What does he do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pdf
- 2021年新生儿感染:抗菌药物预防性与治疗性使用指南解读(全文).pdf
- 《数字图像处理教程》试题库.pdf VIP
-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计划.pdf
- 战略模拟软件CESIM全攻略(课堂PPT).ppt
- 中国碳交易政策对可持续经济福利的影响.pptx VIP
- 反三违(典型“三违”)行为清单.docx
- (高清版)B-T 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pdf VIP
-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docx
- 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卷测试题(含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