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离合器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 系部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姓名 职称 讲师 从事
专业 车辆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题目名称 东风EQ1090E膜片弹簧离合器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选题和意义汽车的质量
1300kg
汽车最大加载质量600 kg
发动机最大转速
3600r/min
发动机最大扭矩
10N.m
发动机最大功率
68KW
汽车最大时速
180 km/h
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7.8)
式中:—碟簧部分子午截面的转角,rad;
—膜片弹簧自由状态时的圆锥底角,rad;
图7.2中性点O为坐标原点在子午截面处建立x-y坐标系
—中性点O的半径,mm; 。
了分析断面中断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将(3-14)式写成Y与X轴的关系式 (7.9)
由上式可知,当膜片弹簧变形位置φ一定时,一定的切向应力αt在X-Y坐标系里呈线性分布。
当时,因为的值很小,我们可以将看成,由上式可写成。此式表明,对于一定的零应力分布在中性点O而与X轴承角的直线上。从式()可以看出当时无论取任何值,都有。显然,零应力直线为K点与O点的连线,在零应力直线内侧为压应力区,外侧位拉应力区,等应力直线离应力直线越远,其应力越高。由此可知,碟簧部分内缘点B处切向压应力最大,A处切向拉应力最大,分析表明,B点的切向应力最大,计算膜片弹簧的应力只需校核B处应力就可以了,将B点的坐标X=(e-r)和Y=h/2 代入(317)式有:
()
令可以求出切向压应力达极大值的转角
由于: mm
所以: ,N/mm2
B点作为分离指根部的一点,在分离轴承推力F2作用下还受有弯曲应力:
()
式中 n——分离指数目 n=18
br——单个分离指的根部宽
mm
因此: N/mm2
由于σrB是与切向压应力σtB垂直的拉应力,所以根据最大剪应力强度理论,B点的当量应力为:
N/mm2
N/mm2
膜片弹簧的设计应力一般都稍高于材料的局限,为提高膜片弹簧的承载能力,一般要经过以下工艺:先对其进行调质处理,得到具有较高抗疲劳能力的回火索氏体,对膜片弹簧进行强压处理(将弹簧压平并保持12~14h),使其高应力区产生塑性变形以产生残余反向应力,对膜片弹簧的凹表面进行喷丸处理,提高弹簧疲劳寿命,对分离指进行局部高频淬火或镀铝,以提高其耐磨性。
故膜片弹簧和当量应力不超出允许应力范围,所以。 三、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1))应大于发动机最大扭矩();
()()()()()()
四、进度安排
第 1-2 周(2月28日~3月13日),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第 3 周(3月14日~3月20日),开题答辩,基本参数的确定,传动方案的设计。
第4-5周(3月21日~4月3日),齿轮传动方案设计,材料选择与校核。
第 6 周(4月4日~4月10日),开始撰写齿轮部分说明书。
第 7 周(4月11日~4月17日),轴的结构设计。
第 8 周(4月18日~4月24日),绘制一份草图,中期检查。
第 9 周(4月25日~5月1日),轴段强度刚度校核。
第10-11周(5月2日~5月15日),进行CAD绘图,进行有限元分析。
第 12 周(5月16日~5月22日),修改及完善设计说明书,绘图。
第 13 周(5月22日~5月29日),完善图纸。
第 14 周(5月30日~6月5日),毕业设计预答辩。
第15-16周(6月6日~6月19日),毕业设计修改。
第 17 周(6月20日~6月 26日),毕业设计答辩。 五、参考文献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汽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参数化建模与有限元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邹慧君等主编.机械原理[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
[6].龚微寒等主编.汽车现代设计制造[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5.
[7].王望予等主编.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8].郭竹亭主编.汽车车身设计[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9].陈家瑞等主编.汽车构造[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俪明等.汽车结构抗疲劳设计[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5.
[11].余志生主编.汽车理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12].Dana Corp. New tandem and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