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流浪儿童教育现状及救助保护对策
摘要:国家民政部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浪儿童总数在15万左右,并且呈增长态势,流浪儿童问题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浪儿童的产生主要有:经济、家庭、社会、教育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国家必须通过宏观措施,促进各地经济的协调发展,并且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对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将素质教育提上日程,实现对流浪儿童问题的综合治理;还可以通过媒体宣传或讲座,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父母的教育,提高其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水平;在社会上也要对流浪儿童进行特殊的教育,保证流浪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与保护.
关键词 流浪儿童; 原因分析;救助保护措施
流浪儿童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流浪儿童” 这一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内涵略有不同,国际上广泛接受的概念是一种”把流浪儿童就其居住方式而区分开来”的定义,此定义把流浪儿童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与家庭脱离关系,居住在街头包括无人居住的废弃房里没有任何负责的成人来保护、照顾、指引的儿童,称为完全流浪[1]。另一类是白天在街头从事莫种工作以帮助家庭维持生活,晚上回家同家人住的儿童,称为”不完全流浪儿童”。而流浪儿童教育及救助是保障流浪儿童社会和谐的基本途径,近年来,流浪儿童生活恶化以及流浪儿童对社会文明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流浪儿童社会群体的高度关注,救助保护流浪儿童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创新实践,对流浪儿童的救助保护可以预防未成年犯罪和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一、 我国流浪儿童基本状况
据民政部信息网络反馈的情况分析、目前中国约有15万人次的流浪儿童。如果考虑随父母外出务工、处于隐性流浪状态的街童(即那些白天主要时间生活在街头,晚上又回到父母身边的儿童),实际人数则远远超过了30万人,其中已进入救助网络,即实际经过救助保护中心帮助的流浪儿童中,男性占70%,约有10.5万人,女性占30%,约有4.5万人。来自农村的占83%,来自城镇的占17%,绝大部分流浪儿童是文盲或小学文化程度,从年龄分布上看,7岁以下的占10%,8—12岁的占23%,13—15岁的占63%,16—18岁的占4%。从离家次数上来看,初次流浪的占60%[2],有两次以上流浪经历的占40%,由此可见,构成流浪儿童的主要是男性,以农村流出为主,以文盲、半文盲人群为主体,初次流浪人数相对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8—12岁和13—15岁二个区间。流浪儿童的主要流出地是湖南、四川、河南、山东、安徽、贵州、广西、云南、新疆等省份,主要流入地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郑州、武汉、沈阳等大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调查发现,不同省份的流浪儿童在流向上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性。如山东、河南、新疆的流浪儿童主要流向北京,安徽的主要流向上海,四川、湖南的主要流向广州、深圳,郑州的主要来自西北地区,长春、哈尔滨、贵阳等地以本省贫困地区的流浪儿童为主。
二、造成流浪儿童的原因
2.1经济原因
贫困是造成儿童流浪乞讨的主要原因。中国约有592个贫困县和4600万的贫困人口,赤贫人口数量约有2400万人。随着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社会变革引起的不同团体、集团、个体之间的社会利益的重分配,不可避免的给社会弱势群体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城乡低收入人口相对贫困现象日趋明显,因天灾人祸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现象较以前增多。有些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再遇到自然灾害或农闲时节,携带子女或单独让子女外出务工,盲目外流,造成一些儿童衣食无着而流落街头。
2.2教育原因
教育方式失当和忽略心理病态儿童,造成城市非贫困儿童流浪现象严重。今天社会竞争意识和竞争现象越来越普遍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在高度组织化的学校里,学生面临的学业竞争日益激烈,迫使学校和家庭都不得不过于看重和强调分数和升学率,而忽略了学生的个性优势发展,只用”分数”这一把尺子衡量学生优略,有着明显偏颇。有些孩子因学习压力太大,一次考试出现失误,就可能引起情绪过于紧张,或是畏惧老师、家长的严厉责罚,或是恐摄于家庭暴力,他们离家出走的动机多数是为了逃避责罚,并且越逃心里越害怕,越害怕就逃得越远,很少有人主动想到与家庭联系。这种规避心态还迫使流浪儿童说谎或杜撰家庭背景,增加了救助工作难度。另有一类孩子在心理上存在偏差,与正常学生相比,在学习上表现为一定的接受困难,在交流上表现为一定的语言障碍,在行为方式上表现为一定的逆反或对抗,但他们并不存在智力困难问题,却往往被视为不好学上进的顽劣儿童,被离群索居或肉体惩罚次数明显多于其他循规蹈矩的孩子。越被忽视,他们就越怀疑在组织化的集体中存在的意义,越要用对抗甚至破坏的方式引起成年人的重视,显然达不到目的,反而会被进一步孤立。还有一些孩子则因学习成绩不好,在学校、家庭(再多子女家庭中更为明显)、甚至在学生群体中经常被忽略,成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