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明清官窑中的“釉面开片”..docx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明清官窑中的“釉面开片”刊登于2006年10月版、第2期《大家收藏》萱草园主人 初稿时间2005/08/18最后修改时间2006/09/26《前言》一年前初次整理的文章,由于需要刊登发表,感觉内容不多,于是添补加工了一下,算是对以往所述“釉面开片”内容的小总结。字数:2763;照片20枚。《正文》一:陶瓷的“釉面开片”纵观历代陶瓷制作,特别是技术工艺不成熟时的制品,经常可以看到器体表层釉面形成不同规则、大小的裂纹及开片,古人将这种难以避免的技术缺陷称为“璺”。可能因为“璺”在现代汉语中不太常见,于是人们多用“釉面开片”一词来称呼它们。与相隔甚远的宋元相比,明清官窑变革加速,伴随创新发展的“釉面开片”问题也愈加复杂,有些器物开片仿佛寒冰春裂,有些则如渔网满张,各自呈现不同特征。于是有人进一步形象化称其为“冰裂纹”、“网状纹”以及其它例如“鸡爪纹”等。二:陶瓷“釉面开片”的形成原因瓷器釉面产生开片是一个略微复杂的事情,从制品的初期制作至成器后的维护管理,很多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釉面开片”的形成。本文笔者主要总结了三点,尤以表面釉与胎土间的热膨胀系数差最为关键。1.表面釉与胎土之间的热膨胀系数差过大如果瓷器表面釉层的热膨胀系数与内部胎土的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器体从烧制时的高温熔融状态冷却凝固至常温后,釉、胎因热胀冷缩发生不同体积变化。此时,脆弱的釉面超出承受极限,易被破坏、损伤,于是釉面产生不同规则的裂纹。如果釉层较厚,开片还会上下贯通、左右纵横,呈现极强的“冰裂纹”效果,这也是南宋官窑制作者对部分器物采用多次上釉法、增厚釉面烧制的真正目的。千变万化的釉面开片为古朴典雅的宋官窑瓷(图1、图2)增添许多情趣,令历代仿者乐此不疲。在单色釉、青花、彩瓷俱都盛行的明清时期,以“璺”为美的“仿官瓷”毕竟为数不多(图3、4),开片在更多场合扮演了负面角色,既影响制品的整体审美效果,也降低了器体强度。为此,御厂制瓷者必须采用热膨胀系数基本一致的釉与胎土,熟练掌握烧制技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釉面开片问题。图1:宋官窑洗。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品。由于釉面极厚,所以产生强烈的“冰裂纹”效果。图2:宋官窑小碟。上海博物馆藏品。釉面不如上图的宋官窑洗厚,产生的“冰裂纹”效果也没有前者强烈。图3:上海博物馆所藏明成化仿哥小碗的“釉面开片”特写。釉面很厚,仿官开片效果相当到位。图4:雍正单色青釉大碗的“釉面开片”。应是仿宋代官、汝器效果。2.器物釉面的老化热膨胀系数对釉面开片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烧制前后,随着瓷器冷却进入常温状态,不断受外界空气、水分、气温等多种因素影响,玻璃釉逐渐腐蚀、老化,变得更加脆弱。一旦内部应力失衡,釉面还会继续受损产生裂纹,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二次开片”。严谨讲,“二次开片”是建立在釉面老化与釉胎热膨胀系数差相互合作的基础上,但由于该过程极其缓慢,所以不太有人过问。3.其它特殊情况瓷器在日常生活使用中难免遇到骤冷骤热、无意碰撞等突发事情,使器体产生一些局部裂纹。另外,不少古玩作旧者精通“冰裂”、“鸡爪纹”等制作,使用各种方法,效果几可乱真。因为牵扯到太多人为因素、仿古作业,这里无法过多涉及,就此一略而过。三:明清高温釉的“釉面开片”除了上文略微介绍的明清御厂仿官汝瓷外,制作更多的高温釉瓷还是青花与釉里红。二者的制作在元代已经基本成熟,明初因御厂新建、工匠手艺良莠不齐等原因,器物开片明显增多(图5、6、7)。成化朝得到极大改善,开片情况显著减少,但想全面杜绝却不易做到。至少清代官窑瓷中仍然可以挑出许多负面开片事例(图8),特别是在烧制青花釉里红器时,与稳定的青花钴料相比,釉里红表面所施釉水在烧制过程中更易流淌,造成局部釉层凹凸不平,从而出现裂纹开片(图9)。图5:洪武釉里红缠枝花纹碗的“釉面开片”。图6:永乐釉里红龙纹梅瓶表面的“冰裂纹”。珠山御厂出土品。图7:明青花五爪龙纹大缸的“釉面开片”。上海博物馆藏品。图8:乾隆青花斗彩花卉纹大盘中高温釉的“釉面开片”。图9:乾隆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中的“釉面开片”。该器的青花处几乎没有釉面开片,釉里红处因釉面流淌、凹凸产生不少开片,一定程度反映出两者釉面形成开片的难度差。四:明清低温釉的“釉面开片”1.素胎上的低温彩釉“开片”明清不少彩瓷是在素胎上施低温色釉二次烧制所得,因为彩釉种类繁多,它们的热膨胀系数各不一致,所产生的釉面开片特征也不尽相同。总体而言,这些釉面开片一般比较细小,呈“网状纹”效果的器物较常见(图10),很难看到明初青花、釉里红器中的纵横冰裂效果,估计与所施釉层较薄有直接关系。由于部分器物釉面开片过于细小((图11、12、13),目测情况下很难觉察,所以不少具有细小开片的瓷器会被人误以为无璺,只有近距离观察,甚至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开片特征。图10:明宣德孔雀

文档评论(0)

s4c2bg5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