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文化权与17[精选]
制文化权与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
张丽
【摘 要】17、18世纪欧洲“中国潮”的潮起潮落常常被看作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将中国潮的潮起潮落与当时欧洲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表面上的文化现象背后隐藏着强大的经济利益动机。“中国潮”在欧洲商业革命中兴起,工业革命中衰落。其虽然与这一期间中国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在世界生产中的地位变化有关,但更多是西方人文化和商业运作的结果。17、18世纪欧洲商业革命中,欧亚贸易急剧扩张,欧洲商人大量进口中国产品;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欧洲政府和商人用神话和文化制造推动了“中国潮”的兴起。后来,随着欧洲本土工业的发展,为了独占欧洲市场的商业和生产利润,欧洲政府和商人又用广告和文化导向将中国产品排挤出了欧洲市场。从始至终,主宰“中国潮”潮起潮落的并不是中国人,其最大获益者也不是中国人。是欧洲人因自己的需求而美化和歌颂中国的产品、制度和文化,也是欧洲人因自己的需求而丑化和贬低中国的产品、制度和文明。
【关键词】中国潮;商业革命;工业革命;虚拟价值
【Abstract】Sinomania was born in the European Commercial Revolution, during which trade between Europe and Asia expanded greatly. In order to gain more trading profit by selling more Chinese products to Europeans, European governments and merchants helped to create Sinomania by displaying their own fancy for Chinese goods and culture. The virtual value of Chinese products rose along with the positive image of China and China-praising literature. Sinomania died out during the European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en Chinese manufacture lost its technological and product-quality superiority to the Europeans. In order to earn more production profit by selling more of Europe抯 own products, European 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helped to bring down Sinomania. Wi th the declining image of China and a negative campaign against Chinese goods, the virtual value of Chinese products dropped sharply, even turning negative.
【Key words】Sinomania, Commercial Revolution, Industrial Revolution, virtual value
一、问题的提出
17、18世纪,中国产品丝绸、瓷器、茶叶和漆器等充斥欧洲。一股追求“中国时尚”的“中国潮”在欧洲蓬勃兴起。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社会制度倍受推崇;从中国回来的商人和传教士受到追捧;中国的建筑风格被模仿;中国的文化艺术被追求。很多上层社会家庭以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他们摆中国家具,喝中国茶,用中国瓷器,穿中国丝绸,学用中国筷子,收集中国书画。然而,这种“中国潮”并没有能够在欧洲长期地维持下去。欧洲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赋予欧洲人越来越多的自信;也使欧洲政府和商人越来越多地追求本土工业发展的生产利润和销售利润。当欧洲人可以从欧洲本土获得瓷器和高质量的绸缎,从殖民地获得茶叶时,中国产品便被排挤出了欧洲市场。与此同时,中国的形象也随之下跌。中国不再是欧洲人崇敬向往的那个富强有序而又充满智慧的神秘帝国。中国的制度受到批判,中国的文化受到抨击,中国的产品受到排斥。
关于中国器物和文化在17-18世纪欧洲倍受崇拜,在18世纪中叶以后又惨遭贬低和排斥的现象[1],不少经济史著作都对其有所提及,但大都局限在对这一历史现象的简单叙述上。即使有进一步的讨论,其大多也是侧重在中西生产技术发展和产品质量的竞争上,尽管对西方商人的市场营销手段也偶有提及,但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凯爱瑞-益生菌行业:探秘母乳菌LC40,婴童及女性的守护者.docx
- 交管12123学法减分复习题库500道含完整答案【全国通用】.docx
- GIS在审计中应用研究.doc
- 2023造口辅助器具的皮肤保护用品试验方法第1部分:尺寸、表面pH值和吸水性.pdf
- 危险废弃物管理知识培训.pptx VIP
- 2024版有房子有孩子离婚协议书.docx
- 人教版二年级生字表.pdf
- 集合论与图论 Set Theory and Graph Theory(姜守旭).ppt
- 备战2025年中考数学(全国)通关秘籍02 几何图形选填压轴题(含特殊三角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圆等综合问题)(原卷版).pdf VIP
- 大厦综合物业投标方案(技术标 1155页).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