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09级[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09级[精选]

关于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09级 毕业答辩有关事项的通知 区域地质调查及矿产普查专业09级同学: 经本专业教研室多次讨论,征得学院和系部同意,现将本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及相关问题通知如下,请同学们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按时提交毕业论文(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提交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20日,论文答辩时间为2012年5月26、27日,实习指导老师为徐耀鉴、肖清华、徐惠长、张太然、刘冬良、石得凤、郑平。 一、论文选题: 1、××矿区深边部找矿研究 2、××矿区××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研究 3、××地区成矿预测课程设计 4、××矿区××矿特征矿物的地质找矿意义 5、××矿区××矿体储量估量课程设计 6、数字化成图软件在地勘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7、地质填图的国土数字化应用 8、××矿区矿产普查总体工作部署课程设计 9、××场地工程地质特征研究 10、××场地工程勘查设计与施工 11、××矿区矿坑涌水量预测及防治 12、××矿区的环境地质现状及防治方案 13、××县××矿区成矿条件分析 14、××县××矿床地质矿产特征 15、××县××矿区找矿方法的选择和应用 16、其他与地质相关的选题也可 说明: 1、同学们可根据工作区的实际情况任选以上16题中的某一项作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内容不能超出实习区域(或工作单位的工作区域)范围。 2、论文指导老师可由同学们根据自身的要求在上述七位实习指导老师中任选一位,但每位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数不能超过18位。 3、学生答辩之前必须提交:毕业生调查表(附个人顶岗实习经历及参加实训的现场生活照一张)、企业问卷调查表、实习工作日志、顶岗实习单位的鉴定表(盖章)、毕业论文报告2份。如果便于携带,采集必要的岩矿标本更好。 二、论文封面格式(彩色硬纸) 论文编号:(按学号、五号宋体)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三号宋体) 毕业论文(二号宋体加粗) 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加粗) 作者姓名:(小四号宋体) 研究时间:(小四号宋体) 所在系部:(小四号宋体) 指导老师:(小四号宋体) 三、论文(课程设计)要求及格式 (一)、要求: 1、摘要:150—200字,主要表达课题研究的方法、过程,通过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根据此结果作出的结论。 2、关键词:3个。 3、正文: (1)、总体要求:全文3000—5000字(含插图、插表),最多不超过8000字。论文中的插图名称、插表名称要求简明清晰。课程设计要附地质矿产图、设计剖面图、储量估算投影图等图件。 (2)章节要求: ①、格式 采用1. 1.1 1.1.1三级标题格式。 ②、关于论文的几点说明 1、问题的提出:说明课题研究的背景,通过研究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国内同类研究的现状和水平等。 2、研究工作方法及效果:说明课题研究所采用的工作(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地质调查、样品分析、测试等)。 3、研究工作的结果:在研究工作过程中新的认识,与前人成果对比具哪些先进性。 4、结论:通过研究、对比,你的成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5、具体格式请参考随通知下发的范文。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资源工程系 2012年 2月 附:范文 湘南内生锡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 徐惠长 (湖南省湘南地质勘察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要:以地质构造特征和锡矿的富集规律为依据,对湘南地区内生锡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类型进行研究和划分。认为湘南内生锡矿主要形成于燕山期,属于造山带型中酸性——酸性岩浆成矿建造。其内生成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为陆内板块拼贴带亲氧型、亲铁——亲硫型和走滑断裂带亲硫——亲氧型。 关键词:内生锡矿,构造——地球化学类型,湘南 地质构造特征 1.1 1. 2 构造的基本格架 湘南地区明显地可分为三个大的构造层及其相应的三期大的构造运动,并形成三套互为区别的区域构造格局。 前泥盆系基底构造格局 前泥盆系构造层由震旦系、寒武系及奥陶系地层组成。泥盆系地层不整合于上。由于加里东期陆内板块的碰撞、拼贴作用,使前泥盆系基底构造层形成一系列北西西向至东西向延展的紧闭线型褶皱构造群以及相伴生的平行逆、冲断裂。期后,由于海西——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影响和干扰,致使本区大部分地段基底构造层的构造格局受到严重的破坏或干扰,轻者被局部包容,重者则被彻底改造。 1.2.2 上部古生代的构造展布格局 上古生代构造层由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包括部份三叠系中、下统)地层组成。中、新生界地层不整合上覆。由于海西——印支运动的基底滑移、叠瓦式推掩作用,使上部古生界构造层形成一系列北东向40°左右方向延展的隔挡式线性褶皱。 1.2.3 中

文档评论(0)

jsntrgzxy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