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品质量与安全及其管理 1.1什么是食品质量(food quality)? 食品质量特征 食品质量构成有三类主要品质特性指标: 1)感官指标:色泽、风味、质构等 2)营养指标:营养素、营养成分种类和性质等 3)卫生指标:无毒无害无污染 1.2 什么是食品安全(food safety)?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食品安全法》 什么是急性、亚急性、慢性危害? 如何保证无毒无害? 如何保证应当有的营养要求? 1.4 什么是食品卫生(food hygiene)? 食品卫生是指为防止食品在生产、收获、加工、运输、储藏、销售等各个环节被有害物质(包括物理、化学、微生物等方面)污染,使食品有益于人体健康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食品工业基本术语》 狭义的食品卫生是指食品干净、未被细菌污染,不使人致病。 1.5 食品质量、食品安全及食品卫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食品质量反映的是食品品质的优劣 食品卫生偏重于食品的生产过程 食品安全偏重于食品的最终产品 食品安全是食品质量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没有安全,质量无从谈起 三者绝不是相互平行,也绝不是相互交叉。 安全的食品不一定是质量好的食品。( ) 质量好的食品不一定是安全的食品。( ) 第二节 食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管理 2.1 食品质量基础 (1)食品质量目标管理 食品质量目标管理是一种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2.1 食品质量基础 1)目标管理的原则 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必须为企业各级各类人员和部门制定目标 目标管理的对象包括所有人 实现目标与考核标准一体化 强调发挥各类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任何分目标都不能偏离总目标 2.1 食品质量基础 2)目标管理的特点 员工参与管理 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强调自我评价 重视成果 2.1 食品质量基础 3)目标管理的三个阶段 目标的设置阶段 高层管理预定目标 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确定下级目标 实现目标所需条件及实现后奖惩事宜达成协议 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总结和评估 2.1 食品质量基础 (2)食品质量计量标准 食品质量计量标准是指为了定义、实现、保存或复现测量的单位或一个或多个量值,用作参考的测量仪器、参考(标准)物质或测量系统。 测量仪器如:天平、游标卡尺、酸度计等; 参考(标准)物质如:标准样品、标准溶液等; 测量系统如:分光光度计、谷物水分测定仪等。 2.2 食品安全管理 (1)食品安全现状 阜阳大头娃娃、苏丹红、地沟油、三鹿奶粉及近期出现的皮革奶、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都让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焦虑有增无减。 我国13亿多人每天要吃掉约200万吨食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食品生产企业50多万家、食品经营主体323万家、农牧渔民2亿多户,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更是难以计数。这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很大挑战。 2.2 食品安全管理 (2)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 食品安全涉及食源性危害。食源性危害通常是指食品中具有的危害。 世界卫生组织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凡是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病原体,使人体患感染性或中毒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 就目前情况来看,食源性危害大致上可以分为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等。 2.2 食品安全管理 1)食源性化学危害 农业化学污染物:农药、化肥、动植物激素 环境污染物:汞、镉、铅;苯、二噁英 食品添加剂:苏丹红、亚硝酸钠(护色剂) 动植物天然毒素:河豚毒素、龙葵毒素 包装材料:聚碳酸酯PC婴儿奶瓶(双酚基丙烷(BPA)即双酚A)、仿瓷餐具(三聚氰胺) 2.2 食品安全管理 2)食源性生物危害 微生物的危害 食源性致病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蜡样芽孢杆菌等 真菌及其毒素:黄曲霉毒素、杂色曲霉毒素、镰孢菌毒素、展青霉素等 病毒:口蹄疫病毒、肝炎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等 寄生虫的危害 昆虫的危害:蝇、蛆和粮仓害虫等 2.2 食品安全管理 3)食源性物理危害 食源性物理危害是指在食品中发现的不正常的有害异物,当人们误食后可能造成身体伤害、窒息或其他健康问题。 常见的物理危害有: 植物收获过程中掺进的玻璃、铁丝铁钉、石子等 水产品捕捞过程中掺杂的鱼钩、铅块等 食品加工设备上脱落的金属碎片、玻璃碎片等 畜禽在饲养过程中误食铁丝等 2.2 食品安全管理 4)食品中其他不安全因素 饮食结构失调:“三高”、肥胖症、糖尿病等 “纯天然”食品可能产生不安全因素:生物碱 新型食品的不确定因素:转基因食品 经济与生活(存)差别影响因素 收入低、生活条件差、降价促销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滞后的影响因素 媒体的过度宣传或错误诱导、食品安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