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基础题训练5~7单元.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二基础题训练5~7单元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右图服饰,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孙中山参与了服装的设计 B.综合中式服装与西式服装的特点 C.其设计受政治革命的影响 D.体现了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决裂 2.建筑是时代的缩影。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 ) 3.近代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反映了( ) A.资本主义经济取代了封建经济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观念影响着国人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式称呼取代了中式称呼 4.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写道:“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以下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民国初年自由婚姻有一定的发展 B.当时婚姻自由已经很普遍了 C.新式的婚姻不像旧式的繁琐 D.大胆追求婚姻自由得到了新闻传媒歌颂 5.下列不能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词语是( )。 A.删繁就简 B.中西合璧 C.新旧杂陈 D.以夷变夏 6.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通车。这条铁路是( )。 A.京九铁路 B.唐胥铁路 C.青藏铁路 D.京张铁路 7.右图为中国早期邮票——大龙邮票,由此可以判断( )。 A.中国近代邮政走在世界前列 B.晚清时期中国有了自己的近代邮政 C.大清邮政已覆盖全国  D.反映了中国最早的通信业务出现 8.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架设了中国第一条电报线,这是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这条电报线位于今天的( )。 A.广东 B.北京 C.台湾 D.江苏 9.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10.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看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 )。 A.电影 B.电视 C.报纸 D.广播 11.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片是( ) A.《歌女红牡丹》 B.《三毛流浪记》 C.《难夫难妻》 D.《渔光曲》 12.1925年,浙江绍兴吴老太爷来到上海,他不可能看到( )。 A.西式洋楼里,穿着旗袍的摩登女郎正在吃西餐 B.轮船往来黄浦江上,汽车穿梭在马路上 C.报童手持报纸叫卖 D.居民正在用油票和布票购买“洋油”和“洋布” 13.20世纪50年代报刊上的流行语有( )。 ①“大跃进” ②合作社 ③中外合资 ④“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二、非选择题 14.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旧婚礼情况对照表 材料二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民国初年新式婚姻较旧式婚姻的进步之处。 (2)结合以上材料,分析清末民初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原因。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20年代末,近80年间,上海地区才完成了从传统交通工具到近代交通工具的变迁。轿夫、纤夫的呼号,小车的吱咛,大车的转动,汽笛的呜咽,火车的轰鸣及飞机的长啸声等相交织,合奏出一支中国传统交通运输工具向近代化交通运输工具变迁的共鸣曲。 (1)近代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的交通工具? (2)近代新式交通工具与传统交通工具比较,有何进步之处? 材料二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 ——周积明《最初的纪元》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式交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