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高考新课标卷一“古诗文阅读”的命题特点解析
这里要特别注意的是从2014年开始,全国卷开始考断句。一来是有继古遗风,我们的古人是非常看重句读的;二来是断句很能检测出一个人的理解能力,是一种真正的文言文能力检测。2015年(广东) (湖北) (湖南) (江苏附加题) (山东) (四川) (新课标I) (新课标II) (浙江) (重庆) (广东)这些省份都出现了文言断句题。 文言断句题相对于福建卷是新题型,要加强诵读和断句训练,培养文言语感。教学要重视课本和已学内容,系统梳理文言知识,加强断句和翻译的指导与训练,熟悉与史传人物有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认识史传的基本特性,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取有益的启示。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等断句。 ?(三)比较的内容 诗歌鉴赏考察的能力是D级,据新课标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诗文的鉴赏评价规定,有两大鉴赏要点: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纵观高考的比较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在多首诗歌比较鉴赏中,考察的内容仍然是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在29套试卷中有22套试卷考察诗歌思想感情的比较,13套试卷考察诗歌的表达技巧,9套试卷考察到诗歌的形象,还涉及到诗歌语言和风格的比较。 四、高考比较鉴赏题型对日常教学的几点启示 (一)在诗歌教学中可以把比较鉴赏法作为一种常态固定下来。比较鉴赏法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它有三大优势: 一是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是学生可以在比较中更容易地找到阿基米德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因题干的设定较为明确,两首以上的诗歌放在一起更容易找到突破点,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畏难情绪,让学生较为容易地找到“破案线索”,从而体验到诗歌鉴赏的乐趣; 三是富有新奇感,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作品放在一起时,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相互联系中发现新知,做到习旧知新。 (二)以不同题材为切入点进行教学。 纵观近八年诗歌鉴赏的比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其常考的题材有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送别诗、思乡诗、边塞诗等,其中写景诗的比较考察频率最高。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同一题材的诗歌放到一起,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比较,如意象的比较、语言的比较、思想情感的比较等;在比较梯度的设置上可由易到难,先语言形象的比较,后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的比较,这样日积月累,学生的视野开阔了,鉴赏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三)培养学生积累相关的鉴赏术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意象的积累,在送别诗的系列教学中,学生通过比较出现自然可以归纳出“柳,酒,月,水”是典型的离别意象。然后再见到类似题材的诗歌的相关意象时,自然明白这是一首送别诗。在方法上是从归纳到演绎,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这样得来的知识学生印象深,应用起来也容易得心应手。其他意象的积累都可以采取此法。常见作家的风格,表达技巧和答题模式的积累亦如此。学生的积累达到一定的量了,才可以引起质变。这叫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讨论: 如何打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 试题呈现:2015年新课标卷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岑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注]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 8.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描写了连年见雪飞的恶劣环境。 9.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尾联表达了作者思乡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抒发有点染和升华的作用。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 试题分析:与福建卷横向比较。 1.赋分差异:福建卷6分,新课标卷11分。 2.材料类型:福建卷考宋诗,新课标卷考唐诗,都是律诗。都是名家但不太出名的作品,用意显然是避免被猜中题目,有利于测试的公平。作品下面都有相关的注释,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不可以忽视其作用。 3.试题的考查目标都是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试题类型都是简答题。但是课标卷一的难度相对较大。一是因为它考课内外的诗歌对比,涉及到的内容多,二是因为题目指向性不够明确,学生难以确定答题方向。我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必修4文言文挖孔练习答案解析.ppt
- 高中常用古代文化常识解析.ppt
- 高中必修一2.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最后定稿)解析.ppt
- 高中地理全套导学案解析.doc
-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2017届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析.ppt
-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4新人教版必修4解析.ppt
- 高中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1第2课多变的价格共37张PPT解析.ppt
- 高中政治必修1课件:3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共39张PPT)解析.ppt
-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第一节第一课时岩石圈的结构组成与物质循环课件鲁教版必修1解析.ppt
- 高中政治人教(必修三文化生活)10.2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课件(共36张PPT)解析.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