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墩辊模施工工法解析
高墩辊模施工工法
中交一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1. 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和铁路逐渐向山区的不断推进,高墩、大跨桥梁不断增多;同时,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施工工期也在不断缩短,施工质量、安全方面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传统的高墩施工方法有翻模、爬模、滑模,翻模、爬模施工质量相当较好但施工速度受限、安全性较低,滑模施工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但外观质量较差。
基于以上发展形势和高墩施工状况,为了保证施工进度、改善施工质量和安全,通过结合翻模和滑模施工工艺的各项优点,在贵州凯羊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引入了高墩辊模施工工艺,保证了滑模施工高墩的速度,改善了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提高了施工安全性能,取得了极大的社会效益。
2. 工法特点
2.1. 采用液压系统自动提升模架,不用拆卸模架和塔吊提升,每天施工墩柱在4米以上,速度快。
2.2. 采用内衬模与外框架分离,外框架自动滑升,内衬模人工翻升,内衬模与混凝土表面相对静止,提高了相对滑模施工工艺而言的混凝土外观质量。
2.3.模架一次安装就位并在墩柱四周形成闭合体系一直施工至墩顶,外框架操作平台全部闭合连接,液压系统采用自锁式提升系统,施工安全性相对常规施工工艺极高。
3. 适用范围
各类等截面高墩施工,尤其是地形复杂、工期压力大的山区高墩施工。
4. 工艺原理
在墩柱预埋四根立柱( 无缝钢管)用做辊模模架系统的支撑,液压系统安装在四根立柱上并用型钢连接闭合,外框架吊挂在型钢上,内衬模安装在框架内侧。
通过千斤顶将外框架提升,内衬模附着在混凝土表面不动,在滑升到一定高度后,翻升内衬模,周而复始的连续上升,实现墩柱的连续、快速施工,从而提高墩柱的施工速度。
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 工艺流程(适用于等截面无倒角和横隔板方墩)
5.2.操作要点(适用于等截面无倒角和横隔板方墩)
5.2.1.承台施工预埋钢管立柱
1、承台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四根钢管立柱预埋至承台内,并用钢筋定位和加固,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管位置不动。
2、由测量放样定位墩柱四角,根据四角位置用尺定位钢管预埋位置,预埋位置应根据墩柱钢筋位置确定,以不影响主筋安装及千斤顶滑升为主。
5.2.2. 安装墩柱钢筋
1、墩柱主钢筋下料长度可按4.5米或6米制作,并制作主筋定位装置,可用角钢割槽作为定位器,安装在主筋最上端。
2、第一模主筋安装完成后,安装箍筋,安装高度为1.3米左右,以不影响千斤顶位置为依据。
5.2.3.测量放样及定位
1、测量放样前,对施工图提供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桩位坐标进行复核。测量放样所使用的导线点、水准点必须是经过导线控制测量复测且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复的导线点、水准点复测成果,必要时要加密控制网,加密点同导线点一起复核测量,复核测量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使用。
2、根据批复的测量成果,将墩柱外边线放样并用彩油定位,作为辊模外框架安放的定位点。
5.2.4.安装辊模系统
辊模系统由厂家统一定制,外框架精度应按照墩柱尺寸达到-5mm以内。
1、根据测量放样定位成果,安装外框架。四个外框架由高强螺栓连接。
2、安装液压系统
自动液压辊模系统俯视截面图
自动液压辊模系统侧面图
1、第一次性浇筑作为整个框架系统支撑,预留0.1米进行第二级内衬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安排专人观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状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刻停止混凝土浇筑,并立刻通知项目总工等技术人员到场分析原因。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凿毛,并进行测量复测,确认墩柱位置正确无误。
3、在外框架四周吊铅锤,作为垂直度控制装置。
5.2.6. 第一次提升外框架
1、第一次提升行程为70cm,提升应在混凝土浇筑12小时后进行。
2、千斤顶提升过程中应观测内衬模是否有松动和滑移现象,一旦发现应立即停止滑升,然后手动找平,并分析滑移原因,解决后方可继续滑升。
3、千斤顶提升过程中应观察压力表压力值是否在范围内,如果超过规定值应立即停止滑升并进行检修液压系统和模架系统,在解决问题后方可进行继续滑升,但必须确保四个压力表压力值处于规定范围之内。
4、辊模滑升0.7米后进行调平,检查滚动圆管与内衬模板之间是否有混凝土渣或水泥浆,如有应及时进行清除。
5.2.7 安装第二层内衬模
1、第二层内衬模与第一层内衬模之间应用膨胀剂进行密封,防止漏浆
2、应在内衬模四角焊接定位钢筋,以防止内衬模滑移和松动。
5.2.8.第二次混凝土浇筑
1、从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开始进行连续施工,一般应在3-5天内(墩柱施工高度在12-20米)停止施工以进行液压系统、模架系统检修、维护。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测量浮浆厚度,厚度超过5cm应立即通知试验室调整配合比,尽量降低浮浆厚度。
5.2.9.第二次外框架提升
1、提升高度15cm。
2、提升后立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