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第七章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讲解

第七章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管理 第一节 土地利用系统分析 二、土地利用系统的概念和类型 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土地利用单元,是一种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物生产系统。 三、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系统分析(system analysis):把研究对象视为系统的一种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收集系统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与系统结构、功能有关的模型,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综合,从而解释与研究对象有关的现象,对系统的行为和发展作出评价和预测,并对系统作出调控。 三、土地利用系统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持续土地利用理论 一、可持续土地利用内涵 1.FAO(1993)《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如果预测到一种土地利用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引起土地适宜性的退化,则可以认为这样的土地利用是可持续的。 2.可持续土地利用5大基本原则 生产性:保持和加强生产或服务,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改善土地生态条件保证生产稳定性 保护性: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及水质的退化 可行性:生产与经济双向持续发展,不能高产出穷村 可承受性:考虑社会可承受性 问题一:产量高且稳定,不会导致土地退化的农业土地利用是否是可持续土地利用? 问题二:产量高,但可能导致土地污染的土地利用方式是否是可持续土地利用? 问题三:生产产量低的绿色无公害的、生产过程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农产品生产方式对于人多地少的国家是否是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对于地多人少的国家是否是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式? 可持续土地利用具体含义因区域发展水平不同而有异,没有统一的模式。 3.其他学者的定义 土地科学视角:美国Yong(1989)“获得最高的收获产量、并保护土壤赖以生产的资源,从而维护其永久的生产力” 系统学:Hart和Sands 利用自然和社会经济资源,生产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价值超过商品性投入的产品的同时,能维持将来的土地生产力及自然资源环境。 周城:是有限的土地持续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 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条件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使用、治理、保护,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关系,以满足当代人与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在生态上表现为土地质量无退化,使土地资源持续地保持较高的生产力;在经济上表现为土地不断地被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即从面积一定的土地上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同时要维持土地的这种高效产出功能;在社会上,表现为土地利用不仅要满足当代人需要,而且要遵循各代人之间的平等,确保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即土地配置、利用及效益等方面在当代人之间及代际之间保持公平。 可持续土地利用的核心是协同和公平。 二、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方法 1.含义: 指将与土地利用有关的自然环境、经济和社会各个方面的因素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 1)更加注意对土地利用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评价; 2)对各种因素的变化趋势要选择或确定判断标准,并以此反应将来的变化形式及其对持续性的影响。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评价大纲》 “指标因素——标准——临界值”监测体系 指标因素(indicators):测量反映环境状况或条件变化的有关土地或环境因素如土壤侵蚀速率等; 判断标准(criteria):决定对环境条件进行判断的标准或尺度(如评价土壤侵蚀对产量和水质的影响) 临界值(thresholds):表明某一因素超过一定的水平时,系统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此时会出现突变。 3.土地质量指标计划和PSR框架 某些土地利用问题的PSR框架指标 评述 1)提供一种思路 2)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土地质量指标临界值集 3)PSR分析的因素比较单一 4.多时点综合评价:比较每一年度的可持续土地利用状况 (1)步骤 1)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2)确定无量纲化公式,计算各指标评价分值 确定所选指标的阈值或标准值 通过无量纲化公式将指标实际值转化为指标评价分值 3)确定指标权重 4)采用线性综合法或几何综合法计算综合评价分值 5)建立评判标准,分析综合评价结果 (2)评价标准的选择:可根据类似区域的科学实验结果或国家颁布的标准 1)国家、地方、行业标准 2)科学研究判断标准,如对于一些限制型指标,采用通过综合研究和科学实验所测得的底线值或警戒值作为标准,如人口承载力、作物理论最高单产、农用地分等定级评价结果 3)各类规划指标,如GDP、森林覆盖率规划目标等 4)指标的最大、最小或平均值等 (3)无量纲化 1)正向指标:yi为各指标评价分值,xi为指标的实际值,x0为指标的阈值。 2)逆向指标: (4)确定权重:特尔非法、层次分析法、因素比较法、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等。 (5)确定综合评价分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