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言殊ppt解读.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今言殊ppt解读

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天姥连天向天横 先买公仓,收余以食亲 是时,曹操遗孙权书日:“近者奉辞伐罪…” 彗星见于东方 羽扇纶巾 万乘之国 否极泰来 土蕃 樊於期偏袒扼腕曰 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可以解燕国之患 A、何以知之? B、未之有也。 C、安得广厦千万间。 D、弗之怠 A、其间旦暮闻何物? B、君何以知燕王? C、莫之或止 D、未之多见也 选出下列各组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D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 “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1、下列句子按宾语前置情况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惟命是从。 ②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③何由知吾也? ④率师以来,唯敌是求。 ⑤梁客辛垣衍安在? ⑥狂者伤人,莫 之怨也。 A. ① ④/ ② ⑥ / ③ ⑤ B. ① ② ⑥ / ④ / ③ ⑤ C. ① ③ ④/ ② ⑥ / ⑤ D. ①/ ② ④ ⑥ / ③ ⑤ 5、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句式,并翻译: A、其人家有好女子者,多持女逃亡。 B、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D、子何侍而往? E、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 F、甚矣,汝之不惠。 G、 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赵氏求救于齐。 3.名词用“而”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 1. 在“所”字之后,便活用为动词。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2. 在能愿动词后面,便活用为动词。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3. 放在“之”“我”等代词前面,便活用为动词。 稍出近之 4. 带了介词结构,这个形容词便活用为动词。 令尹子兰……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意动用法的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2、名词的意动用法 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2、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3、成以其小,劣之。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2.表示动作行为凭借的工具 3.表示动作行为方式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综合练习 词类活用特殊的是 A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褒禅山》) B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师说》) C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自名蟹壳青,日与子弟角,无不胜。(《促织》) D 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 三、语法的变化——(2) 句式的变化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常常翻译为“……(不)是……”。 古代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它是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作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 ,同时借助一些虚词来帮助判断。 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陈涉世家》)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吕氏春秋 察今》) 提炼主干的话,都呈现“名词主语”+“名词谓语”的结构。 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示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 “者”表停顿,“也”表判断。 (1) ……者, ……也 (2) …… , ……也。 (3) ……者,…… (4) ……者也。 (5)“是······也” (6)“此······也”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 4、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被动句指主语与谓

文档评论(0)

229997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