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不良反应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麻醉药不良反应解析

局麻药引起的惊厥系为全身性强直阵挛性惊厥。由于肌肉不协调的痉挛而造成呼吸的困难。同时因血内局麻药浓度较高对心血管的抑制,造成脑血流减少和低氧血症,也间接影响了脑功能。发生惊厥的机理,可能与局麻药作用于边缘系统,海马和杏仁核有关,认为杏仁核的血液灌流较其他部位更为丰富,局麻药通过杏仁核的血脑屏障也较容易。因局麻药选择性抑制大脑抑制性通路,使易化神经元的释放未遇到阻抗,故出现兴奋和惊厥。若血内浓度继续升高,则易化和抑制性通路同时受到抑制,使全部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 3.心脏毒性反应 利多卡因 1,利多卡因可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睡,感觉异常,肌肉震颤,惊厥昏迷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2.可引起低血压及心动过缓。血药浓度过高,可引起心房传导速度减慢,房室传导阻滞以及抑制心肌收缩力和心输出量下降。 罗哌卡因 十分常见(大于10%):全身:恶心,循环系统:低血压 常见(大于1%):全身:低温增高,僵直,背痛 循环系统:心动过缓,心动过速,高血压 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异常,头晕,头痛 泌尿系统:尿潴留 偶见(大于千分十一):全身:低体温, 循环系统:晕厥, 中枢神经系统:焦虑,中枢神经系统毒性症状,感觉减退 呼吸系统:呼吸困难 罕见(小于千分之一):全身:过敏反应,最严重的情况是过敏性休克 循环系统:心搏停止,心律不齐 常用麻醉药的相关不良反应 麻醉科 张阳 分类 1,静脉麻醉药 2,阿片类药物及其拮抗药 3,肌松药及其拮抗药 4,局部麻醉药 5,吸入麻醉药 1.静脉麻醉药 丙泊酚 1.低血压:较常见于麻醉诱导时,麻醉诱导前合用阿片类药物,循环容量不充分以及用药速度过快等,均易诱使低血压的出现。故小剂量缓慢给药,补充循环血量均可减轻动脉压得下降程度。 2.呼吸暂停 诱导剂量的丙泊酚可引起呼吸暂停,报道的呼吸暂停的发生率为25%-30%.并用阿片类药可明显增加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并可延长呼吸暂停时间延长,使呼吸暂停时间长达30-60秒以上。这一点在丙泊酚复合阿片类药物用于无痛诊疗技术中尤应予以注意,用药前充分吸氧以使机体达到充分氧和可增强机体对呼吸暂停的耐受。短暂呼吸暂停后,机体可恢复正常的呼吸状态。但需要注意上呼吸道情况,及时纠正舌后坠导致呼吸道梗阻。 3.静脉刺激致注射痛或血栓性静脉炎 注射痛尤见于小静脉,发生几率较依托咪酯低或相同,但比硫苯妥钠高。选用较粗的静脉,预先注射利多卡因或芬太尼,以及在丙泊酚药液中加入利多卡因均可减少注射痛的发生。 4,肌痉挛 发生率高于硫苯妥钠,但低于依托咪酯。极个别患者可出现惊厥发作,尽管丙泊酚有抗惊厥作用。 5,过敏反应 尽管及其少见,但目前临床所用丙泊酚制剂存在过敏反应。在有对其他药物或物质过敏病史的患者,应用丙泊酚时更需谨慎观察,及时防治可能出现的过敏反应。对丙泊酚注射液有过敏史者,为其禁忌症。 6.丙泊酚输注综合征 是极为罕见的不良反应,但可危及生命。多发生于丙泊酚注射速度超过80ug/kg.min,并且输注时间超过48小时的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心肌病伴急性心功能衰竭,同时伴代谢性酸中毒,骨骼肌病,高钾血症,肝大和脂血症。 巴比妥类药物(硫喷妥钠) 1.低血压 由于外周血管扩张致回心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降低及交感中枢一过性抑制等,硫苯妥钠诱导可引起血压降低及反射性心率增快。用药量偏大,推注速度过快以及在一些特殊患者,如循环容量不足,心功能不全以及严重冠心病患者,血压降低会更加明显。故严重循环功能不稳或休克患者应为硫苯妥钠禁忌。 2.呼吸抑制 硫苯妥钠等巴比妥类药可产生中枢性呼吸抑制,降低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出现呼吸频率减少与幅度降低,少部分患者会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抑制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剂量,给药速度,合并用药有密切关系。慢性肺阻病患者对药物的呼吸抑制更为敏感。硫苯妥钠麻醉诱导过程中需要注意辅助或控制呼吸,保证充分气体交换。 3.兴奋症状 硫苯妥钠诱导时极少有兴奋症状,出现肌张力亢进,肌肉震颤或抽搐,以及咳嗽与呃逆等现象。合并阿片类药物可减少兴奋症状的发生。 4.药物注射至不良反应 此药呈强碱性,对静脉管壁有刺激性,往往在手术后3~4日,发生静脉炎。2.5%溶液极少引起血栓形成或血栓性静脉炎。误注入血管外则产生疼痛、肿胀、红斑、硬结、溃疡,甚至皮肤坏死。误注动脉后果极为严重,此时病人上肢可立即发生剧烈的烧灼性疼痛,皮肤苍白、脉搏消失,继而出现一系列局部急性缺血的体征如溃疡、水肿、手指青紫、肢体坏死等,系因化学性动脉内膜炎并形成血栓的缘故。遇此意外时,应立即由原动脉注射普鲁卡因、罂粟碱或妥拉佐林(tolazoline)

文档评论(0)

44777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