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散文病象观察
散文病象观察
张宗刚
摘要:如何理解大散文的“大”?大散文应该具备壮美、崇高、峻拔、傲岸的气象与质地,思想启迪与审美冲击并重,但当前大散文创作呈现出的病态浮肿,往往令其美学特质荡然无存。小说家散文促进了传统散文的扩容,也呈现出商业性写作倾向,不少文本未能妥切处理真实与虚构的关系,重美轻真,因文害意。赋体散文创作则在雕章琢句中蹈入形式主义迷途,自我玩味,作茧自缚。散文理论建构的先天性难度,致使散文批评长期积弱积贫,始终不能自立。? 关键词:散文病象;大散文;小说家散文;赋体散文;散文批评? ? 大散文的病象? ? 1990年代以来,“大散文”成为一个颇为热络的语词。何谓大散文?如何理解大散文的“大”?显然,仅仅注重长度和铺排不是大散文。本真意义上的大散文,应该富于内在的风骨、精神、穿透力,具备壮美、崇高、峻拔、傲岸的气象与质地,能够彰显创作主体的现代人格,思想启迪与审美冲击并重。“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苏轼:《潮州韩文公庙碑》),这话指涉的正是一种大散文特质;“大块铸人,缩七尺精神于寸眸之内,呜呼尽之矣。文非以小为尚,以短为尚,顾小者大之枢,短者长之藏也……照乘粒珠耳,而烛物更远,予取其远而已。匕首寸铁耳,而刺人尤透,予取其透而已。”(明?廖柴舟《选古文小品序》)这话指涉的也是一种大散文特质。某种意义上,鲁迅那些寸铁杀人一刀毙命式的随笔杂感,无疑更为接近大散文的艺术精神。要之,大散文须秉持大人格、大风骨与大气度,它与颓废的精神、苍白的灵魂和委琐的器局绝缘。?
这些年,散文创作挣脱“短平快”的轻量级文体的拘囿,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本体性嬗变,但在扩容和加密的过程中,又不免出现新的问题。今天的大散文,可谓雄心与浮躁并存,放纵与迷失同在,开疆扩土与好大喜功兼备;它们多以历史文化为表现对象,突破了以往情、景、理、趣的格局模式,却又往往沉溺于史料的梳理辨析,少见主体的心性关照。自从余秋雨的大散文闪亮登场,偌多的写手蜂起踵武,不少文学刊物竞相开辟大散文版面,一些出版机构亦有计划地推出大散文作品,其势堪称热火朝天波澜壮阔。问题是许多大散文作者的创作不是从心灵、感悟和思想出发,不是着意于散文的力度、高度、深度、宽度,而似乎仅仅是为了比赛长度,这使得他们打造出的文化大散文,某种程度上沦为抻面的活计、勾兑的手艺,成为一种流水线操作下的文字填鸭把戏。如果说早期余秋雨、夏坚勇等人的大散文尚能惨淡经营,文气充沛,努力突出散文强大恣肆的本体,做到宏大气象与审美灵性的融合,后来越来越多的大散文则流于为赋新辞强说愁。尤其部分作者在贪大求全心态的导引下,仿佛患上了鲁迅指摘过的“十景病”,把散文当成了一只可以胡塞海填的大筐,不是短话长说,啰里啰嗦,就是没话找话,东拉西扯;于是,从数万言一篇,到十几万言一篇,再到二十几万言一篇,可谓豪情滔滔,欲与长篇小说试比高。如此胡涂乱抹肆意膨胀的做派,必然导致病态的浮肿,导致白开水式的乏味和裹脚布式的冗长,令大散文本应具备的雄健、阳刚、浑阔、简约等美学特质荡然无存。?
我认为,当今散文特别是大散文,更多需要的是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书写而非文人化书写,是知识分子书写而非士大夫书写,是思想者书写而非名士书写;但综览余秋雨、贾平凹等人的创作,甚至包括老一辈的张中行、汪曾祺、孙犁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文人书写、士大夫书写、名士书写的特点,而鲜有文化书写、知识分子书写、思想者书写的特征。幸而在韩少功、史铁生、张承志、朱学勤、潘旭澜、筱敏等人的作品中,我们尚可感受到某种天问式的高贵情怀,感受到面对世界和现实的非凡勇气,感受到拷打一己灵魂的惨痛酷烈大散文的首要衡量标准,即是否具备现代意识和现代情怀。遗憾的是,当下偌多身份显赫的名家,纵然文采风流,笔灿莲花,终因了骨子里的庸常守旧,与大散文的现代精神擦肩而过。譬如首倡“大散文”的贾平凹,其近年散文呈现出的造作的口吻,拿捏的风情,畸形的审美,龌龊的性意识,恰恰对其原本不失闳深可观的散文主张形成一种逆向解构。余秋雨则缺乏对人、时代、现实的深入体察和永恒关注,行文姿态优越,在对大众的刻意迎合中回避批判,漠视民生,亮丽的现代包装,掩不住才子佳人的陈腐气。? 近年致力于长篇散文的新锐作者为数尤多。其中,祝勇的《旧宫殿》一书,文字结实华丽,格调热烈苍凉,再兼体式的开放与灵动,辅以感同身受的悲悯情怀,允称翘楚。能把长篇散文调弄到这般耐品耐读的火候,不辱“大散文”名号。另一新锐散文家张锐锋的作品,则在倾力颠覆传统模式的虔诚探索中,常常罔顾公众审美趣味而偏师远征,以至耽于哲理,溺于玄思,蹈向自说自话的晦涩的个人主义之泥淖。由此可见,长篇散文不一定就是大散文,而“大散文”难为,诚非妄语。
小说家散文的病象? ? 1990年代以降,小说家构成蔚为可观的散文创作群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