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1A4纵左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三十一
现代中国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讲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
2、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①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1992)
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2)1992年南方谈话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1992年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5)1997年十五大 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一讲 “双百”方针及其经验和教训
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双百”方针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意义:它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二、第二阶段(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文艺事业遭到摧残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⑴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⑵斗 争:二月提纲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①二 月 提 纲:彭真《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试图约束“左”的倾向。
②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出台会议《纪要》,是文学艺术遭摧残的开始。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⑴原因:①红卫兵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②林彪江青污蔑文艺界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迫害文艺工作者。
⑵表现:①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②许多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下放甚至迫害致死;
③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而遭封杀;
④“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是当时文艺状况的写照;
三、第三阶段(1978年后):再现繁荣阶段——“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含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背景: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⑵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恢复“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戏曲艺术政府奖。
第二讲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⑴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⑵方针: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⑶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⑷作用:①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⑴重要措施:①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②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③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⑵教育性质:54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服务。
⑶教育方针:
①「毛泽东」:全面教育。
提出: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日本森林文化在艺术领域的体现.doc
- 校正照片色彩贾波.doc
- 桃江鸡花椒种植技术.doc
- 桑寄生饮片生产工艺规程.doc
- 桥涵工程明挖扩大基础施工方法.doc
- 桂林旅游资源结构和主要旅游产品现状评估.doc
- 森林法实施条例试卷及条案.docx
- 森林培育学实习报告.doc
- 森林生态学授课教案.docx
- 柯美C353驱动安装步骤.doc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