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1A4纵左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三十一.doc

版1A4纵左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三十一.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版1A4纵左高三历史总复习提纲三十一

现代中国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三讲 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一、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 2、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①党的基本路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 :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1992) 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 (1)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 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2)1992年南方谈话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3)1992年十四大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4)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  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原则具体化 (5)1997年十五大      关于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 专题四 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第一讲 “双百”方针及其经验和教训 一、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文化繁荣阶段——“双百”方针 1.背景:⑴新中国成立,激发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⑵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经济建设需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2.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 3.含义: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意义:它为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正确方针和根本保证。 二、第二阶段(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文艺事业遭到摧残 1.“十年动乱”从文化领域开始 ⑴导火线:《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⑵斗 争:二月提纲与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 ①二 月 提 纲:彭真《关于当前学术讨论的汇报提纲》,试图约束“左”的倾向。 ②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江青出台会议《纪要》,是文学艺术遭摧残的开始。 2.动乱中“文化的凋零” ⑴原因:①红卫兵破“四旧”。(即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②林彪江青污蔑文艺界被“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政,迫害文艺工作者。 ⑵表现:①破“四旧”,文化典籍付之一炬; ②许多文艺人士、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批斗,下放甚至迫害致死; ③优秀文艺作品被贴上“封、资、修”而遭封杀; ④“样板戏”一枝独秀,“八亿人口八个戏”是当时文艺状况的写照; 三、第三阶段(1978年后):再现繁荣阶段——“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1.含义: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背景: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⑵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邓小平提出“二为”方向,恢复“双百”方针。 3.文学艺术再现勃勃生机: “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电影、戏曲艺术政府奖。 第二讲 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一、教育的兴办: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兴办 1.废除旧的教育制度: ⑴背景:新中国的成立;人民政府的重视。 ⑵方针:49年《共同纲领》规定新中国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 ⑶措施:改造旧教育、旧学制,创建新教育管理制度。 ⑷作用:①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转变。 ②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新型教育制度。 2.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⑴重要措施:①内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 ②措施: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学校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 ③作用:使数千万工农干部、劳模、产业工人受到比较正规的中等和高等教育。 ⑵教育性质:54年一届人大通过宪法确定新中国教育是为人民服务。 ⑶教育方针: ①「毛泽东」:全面教育。 提出: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