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文化概论》讲课提纲.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概论》讲课提纲

《中国文化概论》讲课提纲(09-12) 一、什么是“文化” (一)中国的“文化” 1、“文”: ①本义 “文”,甲骨文像文理交错之形,即后世纹理、花纹之“纹”的本字,似为象形字,甲骨文用作文武之文,为形容词。《易·系辞下》:“物相杂,故曰文。”疏:“正义曰:言万物递相错杂,若玄黄相间,故谓之文也。”《说文解字》:“文,错画也,象交文。”王注:“错者,交错也,错而画之,乃成文。”所以,“文”的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 ②引申义 在本义基础上引申—— 1)指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进而指文物典籍、礼乐制度。演进轨迹为: 刻划的纹理→由纹理组成的字→由字组成的书→礼乐制度。 2)又由纹理导引出彩画、装饰、人为加工(如修养)之义,与质、实对称。 3)在前两层意义上,更导出美、善、德行之义。 凡此,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文”的本义是“纹理”,其始,它是一种原始的符号,是文化的萌芽。当今流行的狭义的“文化”(却精神文明)观念中原始人刻画的纹理确实是其发端。从这一层面说,纹是文化的鼻祖。 ③“文”的历史 既然纹是文化的起点,那么,这个起点在何时何地?古人留下来的纹有两类,一类是刻的,一类是画的,二者孰先孰后,现在很难界定,姑且笼统言之。纹的早期历史,导源于旧石器中期前后。 1)外国的纹 在前民主德国哈勒地区发现了35万年以前刻有平行或交叉线条的兽骨,这件史前艺术品把人类的造型艺术即纹大大提前了。此外,在此利时斯卡林遗址,法国拉魁约遗址、拉费拉西遗址,保加得亚白绰卡诺洞穴遗址和乌克兰牟楼都瓦遗址,都曾在出土的兽骨或兽牙上发现过史前人类的刻痕,其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20万——4万年。凡此,国外迄今所知最早的纹是前民主德国哈勒地区发现的35万所以前在兽骨上刻下的平行或交叉线条。 比较成熟的纹大约出现在4至3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从考古学家所提供的原始遗存来看,迄今发一的最古老的岩画和比较成熟的雕刻出现于欧洲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那些看去相当生动的岩洞壁画和石质、骨质及象牙质的雕刻,集中出现在大约始于3万五千年前的奥瑞纳文化期和相继的文化期及马格德林文化期。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像雕刻,即法国拉塞尔出土的持杯的女人和和头部残缺的男人那两块浮雕,被认为是奥瑞纳初期或更早些时候的遗存,它们都不早于大约4万年以前。 2)中国的纹 旧石器时期“中国人”留下的纹,主要是在兽骨或兽牙上留下的痕迹,资料甚少。已知的有距今28000年的山西峙峪遗址,在出土的兽骨上发现了几种类型的痕迹:凹坑、斜纹、网纹、刻痕。 2001年年底,中科院占脊椎动的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学者在重庆奉节天坑地缝旁云雾乡兴隆洞古人类遗址出土两件古剑齿象牙化石,长达2米多,并排呈放,在门齿的尖端部表面有若干痕迹。考察队联合动物专家、史前考古和古生物学者共同观察研究,认为最大可能是中更新世奉节人留下的砍砸痕迹和刻划痕迹。当时初步考证,这些刻痕是距今30万—50万年前的人类所为。学者研究推断:这两根剑齿象门步化石,可能标志着长江三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刻痕“艺术”的诞生地。2002年3月又有报道,这两件剑齿象牙化石距今约75至12万年。 由此可见,中国的纹极有可能领寰球之先。也就是说,即使是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开世界文化先河。 2.化 (1)本义 《说文解字》:“化,教行也,从匕从人,匕亦声。”汉代文字学家许慎的这段解释不全对:“匕亦声”,错;“从匕从人”,当为“匕人”,即伟大的母亲(显妣)生育孩子。“化”的诸义,归纳起来:一是生育,二是创造。两者正好说明文化的功能:美的文化是能使人类财富增值的。因为文化有善、恶之分,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有创造功能的文化才是善的文化,反之则是恶的文化,即反文化。 (2)引申义 由“化”的这一层内涵又引申为: 1)教行。2)迁善。3)告渝使人回心。4)化而成之。等等,均以“女子生育了世界”——生之,“人类的第一位老师是母亲”——化之的母题为基础。 3.“文”与“化”的联用——“文化” ①“文”、“化”并联使用,较早见于战国末年儒生编辑的《易传》,《易·贲卦》的《象传》说:“(则柔交错),天文地。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②作为整词,较早见于汉·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 总之,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基本属于精神文明或狭义“文化”范畴,大约指文治教化的总和,与天道、地道的自然相对称,与无教化的“质朴”和“野蛮”形成反照,它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文化”一词虽有一定关系,实际含义相去甚远。 (二)西方的“文化” 1.定义 至于“文化”的西文对应词——拉丁文Cultura,Cultura”与中国古代的“文化”的固有含义,可以说是“文化”概念处于朦胧的“前科学”阶段的内蕴

文档评论(0)

juhui0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