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OSD拆模实例解析
3D 拆模內容 思考1 1.為何要核對3D圖? 二.1 分析產品結構 二.2 產品脫模方向 二.3 內孔PL面 三.2 找出已確定之分型面 三.3 檢查母模零件 三.4 建立公模(或另一側)零件 思考2 從母模底部, 擠出長料有好處嗎? 三.5 確認零件分型面 三.6 檢查公模零件 三.7 設置澆口位置 三.8 建立澆口 四.分拆零件 分拆零件也是經驗累積的過程. 需考慮: 配角 研磨(簡化加工方式) 強度 防呆 加工 組立 四.2 分拆零件原則 (1) 四.2 分拆零件原則 (2) 四.3 分拆公模零件方式與拆母模一致 四.4 分類零件 (1) 四.4 分類零件 (2) 五.3 設計頂針-注意 五.3 設計頂針-頂出距離 思考3 你能理解:頂針長度N部與頂出距離之關係? 若L2尺寸大于L1尺寸會如何? 六.1 挂臺 六.2 倒角 六.3 引氣槽 (1) 六.3 引氣槽 (2) 六.3 引氣槽 (3) 思考4 引氣槽將氣引往哪個方向最利於排出? 七.3 干涉檢查 七.3 干涉檢查 七.3 干涉檢查 八 補充模穴號刻字 思考5 想想有無方法取消零件C角? 挂臺作用: 1.勾住零件 2.防呆 強度 H H 若零件較小,適當減少高度H尺寸 通常H=0.5~0.8 非成型區倒角避讓 成型區 3D只繪引氣槽 一般而言:成型位置能開排氣槽處盡量開 成型流動末端顯為重要 引氣槽須確保互通,以利引氣槽排出 引氣槽須確保引氣排出模具外 七.1 模擬射出檢查 確保拆好後的模具模擬射出來的產品與開模產品3D相符合. 2.再拿開模產品為工具對射出產品進行放電.結果:流道+引氣 步驟:1.建一新part,用所有模仁(公/母模,滑塊模仁)為”工具”對新pat進行放電.結果:射出產品+流道+引氣 七.2 模擬射出檢查 模擬射出產品開模時,與公模,母模是否干涉. 射出產品位置向上平移0.10MM 打勾 選母模組合件 選射出產品 僅顯示 ”干涉檢查” 黃色:接觸 紅色:干涉 若有紅色需檢查零件何處干涉,需做修改. 以上相同方式分別對公、母模做干涉檢查 若無問題,可通過此次拆模 1 2 3 刻字不超出平面 刻字高出平面 刻字凹陷平面 刻字方式秉持:不可影響產品功能性及尺寸等,同時確保零件結構、加工簡單化 * 一.確認核對產品與產品工程圖; 二.確定分型面及考量GATE位置; 三.建立母模、公模模仁零件; 四.分拆零件; 五.頂針設計; 六.加挂臺/功能倒角/引氣槽; 七.模擬射出及干涉檢查; 重溫操作界面 模組切換 主功能表 此對話框可自動隱藏,這樣可以增加會繪圖區 常用指令 繪圖區 指令輸入列 樹狀瀏覽區 主要指令表 重點指令預覽 2D草繪 標準工具 機械加工 刪除/顯示 尺寸量測 物件檢視 移動零/組件 重點指令介紹 儲存時用此指令 將儲存樹狀瀏覽中所有物件為*.pkg檔案 線性轉換 描繪路徑要注意線條不能重疊,也不能斷開(必為封閉圖形) 線性轉換要提防重疊 斷開 重疊 一.核對產品 產品3D完成後,須對此3D產品進行2D輸出,再跟原始產品圖進行比對,對於初學者此步驟至關重要. *務必檢查產品3D建構的準確性* 二.確定分型面及考量GATE位置 外部特徵較為簡單 此面平整,最少寬度約為0.40,較為適合設置頂針 0.40 此面可設置澆口,因側面C角處易產生零件尖角或放電等情況,將會使得澆口易損零件複雜化 此側面可考量設置澆口 整體無倒勾 產品頂出方向 內孔PL面 外形PL面 一般而言會將特征復雜面設計為公模,可以預防產品開模時粘母模. 內孔分型面為非平面,故內孔分型面須依其形狀分開模方向 母模方向 公模方向 三. 建立母模(或簡單側)模仁零件. 1 分型面大致找出來後,用 擠出長料指令先建立簡單側模仁. 切除原已確定之分型位置及造成倒勾的位置 完成分型設計 檢查零件,在脫模方向不可存在倒勾,或其它無法脫模之特徵 脫模方向 從母模底部, 擠出長料 將母模零件及產品3D分別對公模零件進行放電. 檢查零件,在脫模方向不可存在倒勾,或其它無法脫模之特徵 澆口 澆口設置此處 澆口設置在此處,除上述簡化零件外,主要為可取得較佳之流動及在多穴模中增加零件共用(零件單純化). 完成澆口及流道 通過放電,完成零件澆口設計 流道大小,澆口型式、大小請參考設計規範及產品需求 四.1 分拆零件方法 仔細分析母模零件,利用”線切割”指令將零件分拆.此產品有pin數之分(共用零件,pin數專用件),更換pin數時只需換pin數專用件. 易損零件盡量簡單化 減少放電 減少配角 減少累積公差發生 Pin針零件盡可能拆為研磨加工,確保精度 不同的零件須更換不同之顏色 共用零件 專用零件 五.1 設計頂針 頂針的位置/數量/平衡性/大小必須要認真思考. 步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