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理学复习大纲[精选]
心理学复习大纲
1.关于心理学
冯特——心理学科的诞生P1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P2
印度“狼孩” 说明了什么问题?(心理现象的本质)
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P25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P38
③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P42
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 )。
A.冯特 B.弗洛伊德
C.布伦塔诺 D.亚里士多德
从被试的书信、日记、自传等资料中分析其心理特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B )。
A.测验法 B.活动产品分析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例如
健康并不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现象
“孤陋寡闻”是心理实质的体现。
一般而言,教师的教学效能感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2.关于感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概念)P46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感觉阈限(课本上是绝对阈限,最好写课本上的) P49
直接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我们都能给予觉察吗?
年龄越大,人的感觉能力越弱。
电影——感觉后像;瞬时记忆
感觉后像: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
为什么“吃了苦药后,接着喝白开水都觉得甜?” (感觉对比,P51)
为什么“在鲜花店里呆久了,也就不觉得特别香了;在厕所里呆久了,就觉得里面的气味不太臭了?”(感觉适应,P50)
为什么“个头矮的人都不愿站在高个子旁边? ”(感觉对比,P51)
“觉得一斤铁比一斤棉花重”
“度日如年、光阴似箭”
反映的心理学现象是什么
--------错觉 P60
3、关于知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重点,情境分析)P57
①知觉的选择性(感觉器官接受信息时,会有选择的以少数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 )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意义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例如
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这是利用了 ( C )。
A.知觉恒常性 B.知觉理解性
C.知觉选择性 D.知觉整体性
为什么“电影拷贝是一系列断续的画面组成的,但我们在影幕上看到的却是连续的画面 ?”(感觉后像)
为什么“不论坐在教室的哪个座位上,我们看到的教室的门总是长方形”? (知觉的恒常性)
4.关于注意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符合什么心理现象?( 注意分配)
上课的时候,教室的门轰隆一声被推开了,同学们不由自主地把头朝向门的方向 。这符合什么心理现象?(无意注意P72 )
排除干扰,努力学习。这符合什么心理现象?( 有意注意)
注意的品质:P77
(1)注意的广度:在同一时间内人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称注意的范围。
(2)注意的稳定性:即注意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上的时间特性。
(3)注意的分配:即人在同一时间内能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4)注意的转移:根据新任务的需要,人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①对活动任务的认识。
②对活动的间接兴趣。
③个体的意志努力。
④对活动的精心组织。
案例
今天是林老师第一次上公开课,她穿着漂亮艳丽的新衣服提前来到教室,带来了很多直观教具,有实物、模型、图片。进教室后,她把这些教具放在讲台上或挂在黑板上,然后用彩色粉笔把黑板边缘装饰得格外醒目。开始上课了,林老师显得镇定自若,她先宣布了期中考试的成绩,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在讲课中,林老师言语平静流畅。由于准备的内容十分丰富,她便加快了速度,对讲课内容也不予重复。正当她专心致志地讲课时,发现有个别学生在开小差,她立即点名批评,制止了这种不良行为,然后继续上课。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林老师从容地走出了教室,她想,今天的课效果一定很好。
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理论评述之 。
分析
①这种做法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影响学生集中注意学习的效果。
②根据有意注意的规律,引起有意注意的客观条件有:刺激物强度的相对性;刺激物之间的对比性;刺激物的变化性。主观因素有:人的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价值观决定着对注意对象的选择;人的心境如何,身体疲劳与否,对事物有无期待,以及过去的知识经验等。
③它启示我们:
5.关于思维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P110
发散思维:根据已有信息,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寻求答案的思维 P115
例如:
“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 B )思维。
A.聚合 B.发散
C.抽象 D.直觉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江苏省苏州高新区招聘“两新”组织党建专职党务工作者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共500题)含答案详解.docx VIP
- 2025腾讯视频综艺营销手册.docx
- 2024年人教高一主题班会课件:例1《开学第一课》(共47张PPT).ppt VIP
- 庞中华钢笔字帖(行楷)《必威体育精装版》.doc
- 实验小学学生写字水平考级活动方案及考级标准.docx
- Cinema4D动画实战项目教程高职全套完整教学课件.pptx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早期临床识别与防治讲解.ppt
- 2024年教育行业商业计划书.docx
- 《哪吒之魔童闹海》开学第一课收心哪吒2主题班会课件课件(图文).pptx VIP
- 自旋霍尔效应.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