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4课《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含1-4答案)解析.doc

九年级上册第4课《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含1-4答案)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 外国诗两首 【学习目标】 1、了解济慈和叶赛宁及其田园诗的特点 2、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匠心构思 3、通过朗读,感受诗歌形象,体会其感情意蕴 4、揣摩语句,领悟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学习重点】 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学习难点】 两首外国诗风格比较。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英国诗人济慈的《蝈蝈与蛐蛐》, 是一首大自然的颂歌,他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2、走近作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直到1816年11月间,济慈才决心放弃医学,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诗中有画,色彩感和立体感都很强。他认为,一个大诗人对美的感受能压倒或抵消一切其他的考虑,这就是他的“天然接受力”的思想。他曾说,他可以深入到一只麻雀的性格中去,同样可以“在瓦砾中啄食”。济慈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有才气的诗人之一,他的诗对后世的影响很大,维多利亚时代诗人、唯美派诗人、“意象派”诗人都受到他的影响。可惜正当他初展宏才的时候,就不幸与世长辞,时年才25岁。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1895~1925年),俄罗斯诗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教会师范学校毕业后,在莫斯科当店员和印刷厂校对员。1916年在白俄军队服役,1917年二月革命后离开军队,加入左翼社会革命党人的战斗队。早期诗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美宗法制农民生活,曾参加意象派文学团体,作品中流露悲观情绪。十月命后的部分诗作,试图反映新的革命生活,但仍留恋革命前农村的田园生活,钟情于乌托邦式的“农民的天堂”。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他憧憬崇高的精神境界,但又因思想的极度矛盾,陷于痛苦而不能自拔之中,最后在精神忧郁中自杀。 【自主学习】  1、济慈,________(国别)浪漫主义诗人,《蝈蝈与蛐蛐》出自他的第一部诗集________。叶赛宁,________(国别)诗人,他擅长描绘_______的景色。  2、辨别下列各句诗运用的修辞手法。   (1)当所有的鸟儿因骄阳而昏晕。(????)   (2)明月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一切披上银装。(????)   (3)一旦唱疲倦了,便舒适地栖息在可喜的草丛中间。(????)  3、《蝈蝈与蛐蛐》中,诗人为什么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学生自由诵读,充分联想想象人境,感受诗歌中精细的情景描写。并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自己对诗中意象的理解。   5、如何理解诗人把夏天蝈蝈的“乐音”和冬天蛐蛐的“歌儿”称为“大地的诗歌”?       6、学生听读录音后自由诵读,感受并形象描绘诗人笔下的夜景。      诗中的夜景静谧、美丽。 【合作探究】   7、诗歌短小精致而又十分大气,你认为它的构思哪些方面别具匠心? 8、理解虫鸣的象征意义:    9、《夜》中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精读精练】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夜   河水悄悄流入梦乡,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   夜莺的歌声沉寂了,   长脚秧鸡不再欢嚷。   夜来临,四下一片静,   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大河银星万点,   小溪银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闪着银色光芒。   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   大自然沉浸在梦乡。   明月撒下它的光辉,   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   10、你认为这首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一句中“轻轻地”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主要运用拟人化手法,请你谈谈这种写法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读了这首诗,你

文档评论(0)

22ffbqq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