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精选].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树突状细胞[精选]

树突状细胞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摘要]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PC)。它具有强大的T细胞激活能力,并能活化初始型T细胞、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成熟、刺激Th细胞及NK细胞活性。能够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引发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它不仅能够激活自体的抗肿瘤免疫,同样能够提高异体的抗肿瘤效应。因此,利用树突状细胞制备肿瘤疫苗可望提供一种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本文就肿瘤免疫治疗中树突状细胞疫苗予以综述。 [关键词]树突细胞;肿瘤;免疫疗法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起源于骨髓,正常组织里面含量极微,高度表达MHC-I和 MHC-II,共刺激分子,因而可以高效提成抗原,并且能有效的刺激静息的T淋巴细胞诱发的初次免疫应答,因其胞膜向外伸出许多星状突起类似于神经细胞的树突,因而得名。DC首先由Steinman和Cohn【1】 于1973年从小鼠脾脏中分离出,是与巨噬细胞、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白细胞形态、功能相异的重要免疫辅佐细胞 。DC是免疫应答中重要的免疫细胞,是目前所知功能最强的一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s,APC),也是体内唯一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的抗原提呈细胞。对于维持正常机体免疫系统的自身稳态起着重要作用【2】同时,作为机体免疫的始动者,DC在抗病毒、抗肿瘤免疫反应及免疫缺陷方面,激活T细胞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49] 。近年来,随着肿瘤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DC的认识不断深入,DC已成为生物医学界研究抗肿瘤免疫的热点之一。目前。DC疫苗已成为极具潜力的癌症及慢性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性疫苗,已有多项疫苗进入I、Ⅱ期临床研究阶段。但由于缺少客观的临床疗效的证据,使DC疫苗还不能进入Ⅲ期临床实验[3] 但是近年来随着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DC对肿瘤细胞抗原处理、提呈以及识别的分子基础有了更深的认识,在临床应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及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1 DC的生物学概括 目前研究认为,按来源可将DC分为髓性树突状细胞(marrow dendritic ceil,MDC)和淋巴细胞性树突状细胞(1ym—phocyte dendritic ceil,LDC),其中,MDC来源于骨髓的CD34+ 细胞;LDC来源于胸腺。在人类,根据血液中的DC前体细胞,人们将DC系统分为Lin-DR+11C+ 123 mDC(myeloid dendritic cells)和Lin-DR+ 11C-123p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两大亚群 .[4] 以往人们认为mDC和pDC分别来源于淋系和髓系的造血祖细胞, 但近几年研究表明,B、T和NK细胞共同淋巴祖细胞(common lymphoid precursor for B,T and NK cells,CLP)和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的共同髓系祖细胞(CMP)在体内外都能分化成DC各类亚群。[5]DC广泛分布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如血液以及肝脾、淋巴结、肺、肾、胃肠道等组织间质中,约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总数的0.5% ~1.0% ,能捕获、处理、提呈抗原,具有迁移能力,并参与淋巴细胞的激活、生长和分化,调节机体对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方式和类型。DC的免疫调节作用由不同的膜表面分子和分泌的细胞外因子共同担负。DC亚群的分类比较复杂,目前,国际上没有公认或统一的DC亚群的概念和分类标准。通常依其所分布的组织器官、细胞谱系来源、所诱导的T细胞应答(Thl或Th2)、导致免疫应答最终的结果(免疫性或耐受性)以及细胞表面所表达的分子及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及Toll样受体(TLR)]等进行分类。其中依据成熟程度可分为成熟型DC与不成熟型DC,前者高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MHC)I、Ⅱ类分子,黏附分子和共刺激分子,提呈抗原能力强,后者低表达上述分子,处理抗原能力强,而提呈抗原能力弱。在大多数组织中,DC 以不成熟形式存在,主要发挥着“哨卫”的作用,有强大的摄取抗原的功能。DC成熟后,其抗原捕获能力迅速下降,已捕获的抗原经其加工、处理后可迅速与其胞质内的MHC -II类分子结合形成MHCII/肽复合体,表达于DC表面,同时表达高水平的协同刺激因子,如CD8O、CD86、CD40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成熟DC能有效的内化、加工和提呈可溶性抗原,并能激活初始T细胞,启动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另外,它能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激活自然杀伤(NK)细胞,同时具有向局部淋巴结迁移的能力[6]。 2.1制备疫苗的DC来源、生物学特性 随着人们对DC的深入认识和DC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