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 对曾暴露于某特殊药物的人群和未暴露该药物的人群中发生一种或多种ADR的频率进行比较所作的研究,可以是前瞻性的或回顾性的或二者兼有 优点:1)可计算ADR的发生率,对发生ADR的危险程度进行精确的评估;2)可对多种ADR结果进行研究;3)可提供无偏差的药物暴露资料;4)病例选择偏差的可能性较病例对照研究少 缺点:难以收集大量病例;成本较高;前瞻性队列研究需若干年才能完成;回顾性研究结果可能存在偏差 5. meta分析法(meta-analyses) 是系统评估临床试验资料的一种极有用的方法,通常主要用于药物治疗疗效的评估,也可用于系统地研究药品不良反应 该方法增加了在检测不同处理间差异的统计效率,但在检出发生的罕见事件方面仍显不足 一、药源性疾病( drug-induced disease ) 又称药物诱发性疾病,指人们在应用药物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时,由药物引起的人体组织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出现生理功能、生化代谢紊乱和组织结构变化等不良反应,由此产生临床过程(症状、体征)的疾病,是药品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较为严重的后果,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 包括药物在正常用法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由于超量、误服、错用及不正常用药引起的疾病 但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 第5节 药品不良反应与药源性疾病 按病因学分类:A型和B型药品不良反应 按病理学分类:功能性改变、器质性改变 按量效关系分类:量效关系密切型(A型)、量效关系不密切型(B型)、长期用药治病型、药物后效应型 按给药剂量及用药方法分类:与剂量有关的、与剂量无关的、与用药方法有关的(反跳现象、联合用药、给药途径及方法不当) 按药理作用及致病机制分类: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或毒副作用所致者、由药物的异常性和病人的异常性所致的意外特异性的、由药物相互作用所致的、由于药物的杂质、异常性及污染所致的药源性疾病 按发病的快慢或所累及的器官系统分类 一、药源性疾病的分类 (一)患者因素 年龄:婴幼儿、老年人 性别:男、女 遗传:乙酰化代谢异常、G6PD缺陷、红细胞生化异常、其他异常遗传素质者 基础疾病:如慢性肝、肾疾病 过敏反应 不良生活方式,如饮酒、吸烟等 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因素 (二) 药物因素 与药理作用有关的因素:本身的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 药物相互作用因素:配伍变化、药动学相互作用、药效学相互作用 药物制剂因素:溶剂、稳定剂、赋形剂、染色剂、降解产物、污染物等 药物的使用: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用药途径及配伍不当重复用药、忽视注意事项及禁忌症,如庆大霉素、顺铂 (一)药源性疾病的诊断 1.追溯用药史 认真仔细询问病情和用药史 2.确定用药时间、用药剂量和临床症状发生的关系 不同的药源性疾病其症状出现时间各异,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用药后数秒即出现,而药源性肝炎约见于用药后1个月 多数情况下症状可随用药剂量增减而加重或减轻,也要注意特异质反应和过敏反应的症状与用药剂量无关系 三、药源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3.询问用药过敏史和家族史 尤其是特异体质的患者甚至其家族成员 4.排除药物以外的因素 只有排除原发病、并发症、继发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才能确诊为药源性疾病 5.致病药物的确定 从时间相关性、文献合理性、撤药结果、再次用药结果、影响因素甄别等方面考虑 基本做法是根据用药顺序确定最可疑的致病药物,并停用最可疑药物或相互作用的药物,根据停药后的症状变化情况等予以确定 6.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依据药源性疾病的临床特征检查: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皮试、致敏药的免疫学检查、TDM或激发试验 根据病情检查受损器官系统及其受损程度,如体格检查、器官系统功能检查、生化、心电图和影像学检查 7.流行病学调查 有些药源性疾病只能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方能确诊 如霍乱患者使用庆大霉素后出现急性肾衰,因使用庆大霉素的患者肾衰发病率是未用者的5倍 1.停用致病药物 首先要考虑停用致病药物,药源性疾病停药后多能自愈或缓解 对器质性损伤的治疗还应按相应疾病的常规方法处理 2.排除致病药物 停药可排除病因 停药后,还要排出体内残存的致病药物,清除病因 可采用输液、利尿、导泻、洗胃、催吐、吸附、血液透析等,加速其排出 (二)药源性疾病的治疗 3.拮抗致病药物 有些药物的作用可被另外一些药物抵消,如鱼精蛋白可使肝素失活 尽可能采用致病药物的拮抗剂,及时使用可治疗或缓解症状 4.调整治疗方案 如须继续用药,应权衡利弊,调整治疗方案,如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减少给药剂量等,必要时进行TDM 5.对症治疗:症状严重时应注意对症治疗 1974年法国人首创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危重病人营养支持111__培训课件.ppt
- 危重症肠外营养__培训课件.ppt
- 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__培训课件.ppt
- 危重症营养支持疗法__培训课件.ppt
- 微生物标本采集与处理__培训课件.ppt
- 微生物毒素__培训课件.ppt
- 围术期高血压的防治__培训课件.ppt
- 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__培训课件.ppt
- 卫生部《静脉药物配制中心规范》解读__培训课件.ppt
- 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解读20121101__培训课件.ppt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与消费者教育产品认知营销策略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与社交媒体广告效果提升策略对比分析报告.docx
- 毫厘之间见功夫,轴承游隙详解.docx
- 食品与饮料行业:2025年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与标准制定趋势.docx
-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有答案】.pdf
- 商业地产项目客户体验优化:2025年数字化运营策略与实施报告.docx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与品牌形象传播报告.docx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未来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策略与效果评估的直播广告效果提升策略分析.docx
- 2025年新媒体广告投放策略优化与效果评估实战指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