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的供需与传递
第五章:氧的供需与传递:
名词解释:
1. 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
2.氧的满足度:溶解氧浓度与临界氧浓度之比。
二.简答
1.生化反应器通气与搅拌的两个目的:
①使发酵液充分混合,以便形成均匀的微生物悬浮液,促使底物从发酵液向菌体内及代谢产物从菌体内向发酵液的传递。
②供给微生物生长和代谢所需的氧气。临界氧浓度:微生物的耗氧速率受发酵液浓度的影响,各种微生物对发酵液中溶氧浓度有一个最低要求这一溶氧浓度叫做“临界氧浓度”
2.比生长速率和氧浓度的关系:u=um*c/(K02+c)
3.饱和溶氧浓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空气中的氧在水中的溶解度。(mol/m3)
例:25℃ 1×105Pa 0.25mol/m3
影响氧饱和浓度的主要因素:
?温度:温度越高,氧饱和浓度越低
?溶液的性质:溶质含量越高,氧的溶解度越低
?氧分压 :p=HC* 氧分压越高氧溶解度越高
影响微生物需氧量的因素:
菌种的生理特性、培养基组成、溶氧浓度和发酵工艺条件
溶氧对发酵的影响:
?为了正确控制溶解氧浓度,有必要考察每一种发酵产物的(临界溶氧浓度)和(最适溶氧浓度),并使发酵过程保持在最适溶氧浓度。最适溶氧浓度的高低与(菌种特性)和(产物合成的途径)有关。
?需氧发酵并不是溶氧愈高愈好。适当高的溶氧水平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但溶氧太高有时反而抑制产物的形成。
在发酵过程中引起溶氧异常下降可能有下列原因 :
① 污染好气性杂菌,大量的溶氧被消耗掉,使溶氧在较短时间内下降到零附近,如果杂菌本身耗氧能力不强,溶氧变化就可能不明显;② 菌体代谢发生异常现象,需氧要求增加,使溶氧下降;③ 某些设备或工艺控制发生故障或变化,也能引起溶氧下降,如搅拌功率消耗变小或搅拌速度变慢,影响供氧能力,使溶氧降低。又如消沫油因自动加油器失灵或人为加量过多,也会引起溶氧迅速下降。其他影响供氧的工艺操作,如停搅拌、闷罐(关闭排气阀)等.都会使溶氧发生异常变化。
在发酵过程中引起溶氧异常升高可能有下列原因 :
在供氧条件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耗氧量的显著减少将导致溶氧异常升高。如:
1、菌体代谢出现异常,耗氧能力下降,使溶氧上升。
2、污染烈性噬菌体,影响最为明显,产生菌尚未裂解前,呼吸已受到抑制,溶氧就明显上升,菌体破裂后完全失去呼吸能力,溶氧就直线上升
耗氧速率:r=Qo2*X
r——耗氧速率(mmolO2/l.h) QO2 ——比耗氧速率(mmolO2/g.h)
X ——菌体浓度(g/l)
耗氧速率随微生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和菌体浓度的不同而不同
供氧、耗氧和产物形成的关系通常有三种类型:
(1)产物形成期的氧消耗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一致;
(2)产物形成期的最大需氧量超过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
(3)产物形成期的最大需氧量低于菌体生长期的最大需氧量。
比耗氧速率:单位菌体浓度的好氧速率,又称呼吸强度
氧的传递途径及传质阻力 供氧:空气中的氧从空气泡里通过气膜、气液界面和液膜扩散到液体主流中。 耗氧:氧自液体主流通过液膜、菌体丛、细胞膜扩散到细胞内。整个过程必须克服一系列
的阻力,才能被微生物利用。
*12供氧方面的阻力:
①气膜阻力1/k1,气体主流与气液界面的气膜阻力1/kG ,与空气情况有关; ②气液界面阻力1/k2 ,也与空气情况相关,只有具备高能量的氧分子才能透到液相中
去,而其余的则折返回气相;
③液膜阻力1/k3 ,气液界面至液体主流间的液膜阻力1/kL ,与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
有关;
④液流阻力1/k4,也与发酵液的成分和浓度有关,通常这不作为一项重要阻力,因在液
体主流中氧的浓度是假定不变的,当然这只有在适当搅拌的情况下才是这样。
*13.耗氧方面的阻力: ①细胞周围液膜阻力1/k5,与发酵液成分和浓度有关; ②菌丝丛或团内的扩散阻力1/k6:这种阻力与微生物的种类、特性和生理状态等有关。
单细胞的细菌和酵母不存在这种阻力,对于菌丝菌如霉菌等这种阻力最为突出。 ③细胞膜阻力1/k7 ,与微生物的生理特性相关; ④细胞内反应阻力1/k8:指氧分子与细胞内呼吸酶系反应时的阻力,与微生物的种类、
生理特性有关。
供氧阻力方面液膜阻力1/kL比较显著,是控制因素
耗氧方面,细胞周围液膜的阻力1/k5是很小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民生与招商比较.docx
- (民生银行保理融资业务简介.doc
- (民间借贷已付利息是否应抵做本金.doc
- (民间借贷注意事项.doc
- (民间资本建议.doc
- (民非法人章程示范.doc
- (气候与气象复习资料.doc
- (气动执行器选型.doc
- (气动隔膜泵工作原理flash动画及适用场合.docx
- (气动隔膜泵结构图.doc
- 《轨道交通信号与通信设备》 课件 项目一 信号系统设备概述.pptx
- Unit1 Keeping Healthy Lesson 2(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新起点版英语五年级下册.docx
- 瞭望塔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低糖饮料项目商业计划书(范文).docx
- 2024-2025学年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6课-科学《能量的转换》课件.ppt
- 分散式风电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立项备案可修改案例(一.docx
- 低糖饮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模板).docx
- 省联社“制度执行年”知识复习试题(一).docx
- 果酒项目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docx
- 护栏、栏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