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民国初年第一批 名记者的出现 (1学时) 第一节 “报界之黄金时代” 与“癸丑报灾” 一、“报界之黄金时代” 要点1:辛亥革命后半年之内。 要点2:由资产阶级报刊带动,办报总量迅速攀升。 要点3;多数是政党报刊;伴随着政党斗争。 要的4:没有太大的历史作用。 二、癸丑报灾 指1913年由于袁世凯当局对报业的打压,造成大量记者被害被捕、报业萧条的灾祸,时逢农历癸丑年,所以在新闻史上被称之为癸丑报灾。 1912年袁世凯当局刺杀宋教仁后,新闻界特别是国民党报刊深入报道,袁世凯镇压国民党二次革命时,借机对反对派的报刊开始进行清理,报纸报人被警告传讯、打砸搜查、封门停业的事时有发生。国民党系报纸被全部查封。上海个别报纸因在租界未被查封,但因在上海地区禁止销售而被迫停刊。 民国元年全国报刊约500家,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新闻出版遭受重大打击。1913年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前新闻史上最为黑暗的一年。 第二节 一批有影响的记者 一、 民初三大名记者 1、黄远生 1885年生于书香门第 对清末社会现实不满 为家人所迫陷于科举 三年连中,名声大噪 去日本大学学习法律 回国后做官 黄远生的新闻生涯 第一阶段:做官,常为京沪报刊撰写国际时事评述。 知识背景。 第二阶段:专事新闻 辛亥革命后弃官专事新闻写作 创办《少年中国》周刊 任《申报》等多种报刊特约记者 第三阶段:殒命美国 曾亲袁,在报刊上公开支持袁 避走美国,31岁遇刺身亡 黄远生的影响和贡献 1、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 其对于通讯的改革:原来亦有通讯,但常有虚构成份,未能形成报刊文体。黄远生使之成为新的新闻体裁,时称“远生通讯”。 “远生通讯”的特点(118页) 2、继承政论传统。 继承“时务文体”的畅达,并发展其深刻。 3、留下一定的新闻思想。(120页) “四能”主张 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要求: 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徐凌霄(彬彬) 伯父、堂兄乃清朝官吏中的维新派人士。本人与君主立宪派人物多往来。 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长期为其撰写通讯和随笔。负有盛名。 20世纪30年代后在多家报刊开设文艺专栏,以文史短文、京剧评论著称。 徐凌霄主编的《戏剧》周刊 (《大公报》副刊) 徐凌霄《伶工特记》举例 伶工特写——马连良(凌霄汉阁)1938 伶工特记——程砚秋(凌霄汉阁)1938 伶工特记——梅兰芳(凌霄汉阁)1938 梅兰芳的大名,可称世界皆知,的确他可以算得个world-known。然名气虽大,他的艺术特性,或者还有不甚认清的。我与他相识二十余年,略为晓得一点,就此写些出来。 幼年的戏生活 特色是十足的女性 红运打破一切记录 扬辉国外之雄心 介绍国剧的成绩不为圆满 创制歌曲谱及繁复的乐组 3、刘少少 121页。 二、萍水相逢百日间 邵飘萍,林白水 “青萍白水” 1、邵飘萍 1886——1926 《汉民日报》 《申报》 东京通讯社 北京编译社 京报 《乱世飘萍——邵飘萍和他的时代》 第一阶段:邵飘萍和《汉民日报》 1913年开始主持该报。 特点:“能骂人,骂人疼” ?“帝王思想误尽袁贼一生。议和,停战,退位,迁廷,皆袁贼帝王思想之作用耳。清帝退位,袁贼乃以为达操莽之目的,故南北分立之说,今已隐有所闻矣! ???......袁贼不死,大乱不止。同胞同胞,岂竟无一杀贼男儿耶?” 骂袁 入狱 出狱后流亡日本 第二阶段:邵飘萍和东京通讯社 流亡日本 “以新闻记者终其身” 1915年7月创办东京通讯社,专门为京沪报纸提供东京通讯。 反对袁世凯 第三阶段:参加反袁护国斗争 袁称帝 受邀回国 执笔《申报》《时事新报》《时报》 时评《预吊登极》 ???? 京电传来,所谓皇帝者,不久又将登极。呜呼!皇帝而果登极,则国家命运之遭劫,殆亦至是而极矣!但二月云云,尚需多少时日,各处反对之声势,再接再厉。所谓登极者,安知非置诸极刑之谶语乎!记者是以预吊! 第四阶段:邵飘萍和《申报》 及北京编译社 1916年,《申报》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北京新闻通讯 张作霖自由行动 奉天督军张作霖,初以马贼身份投剑来归,遂升擢而为师长,更驱逐昔为奉天督军现为陆军总长之段芝贵,取而代之。‘张作霖’三个字乃渐成中外瞩目之一奇特名词。 “北京新闻编译社”,自编本国新闻,翻译重要外电,每天19时左右发稿。 为什么中国要有自己的通讯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