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实在是应该叫作下里巴人手记,因为我这个下里巴人写不出阳春白雪一类(74页)
实在是应该叫作下里巴人手记,因为我这个下里巴人写不出阳春白雪一类高雅的作品,只能写点儿低俗的小玩意儿。又由于我出生在松花江畔郭尔罗斯草原上一个叫达里巴的地方,写的就是那疙瘩的人和事儿,索性就由“下”至“达”,叫成了达里巴人手记。
——题记
沿着长调走回故乡
达里巴,是郭尔罗斯草原上一个小屯的名字,离松花江有十几里远。这个小屯是我出生的地方。据说,达里巴是个蒙古人的人名。该人在清朝嘉庆年间在此立屯,从此达里巴就叫开了。从一家一户渐渐发展成一个小屯。民国时期,达里巴屯成了郭尔罗斯草原第二大的屯子(第一大屯子是库里,也就是清朝孝庄皇后父母安葬立碑的地方,距离查干湖几里远),人口大约有六、七千。后来又成了乡的名字大区的名字,建国前一度是旗政府所在地(东北光复后,在国共“拉锯”的1947年前后,郭前旗政府就设在达里巴屯的南侧,旗长叫黎浚)。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草原上有点小名气的名字,史料上没有留下一丁点墨迹。
《达里巴,我最早的老乡》,是我去年创作的一首诗。这是我对抽象的一个蒙古老乡的缅怀,也是我对具体的一个生我养我的村庄的怀恋。
童年时,只知达里巴是蒙古语,不知是啥意思。现在细细想来,达里巴这面汉译的“旗帜”还真的冥冥中引领我这个汉族人与“蒙古”二字发生过很多联系。
我出生的土房据父母讲也是蒙古人住过的,是一个叫“巴达廉”的蒙古人盖的。这户人家挺富有,盖的是三间房。中间的堂屋靠近迎外面门的部分,立有一面下是木板上是窗户的隔断,中间开门。檩木又粗又黑,有点象油浸过的电线杆子,很直。土改后,由我家和一赵姓人家买下,我家住西屋。西屋有一个比南窗户还大的西窗户,南北炕靠西山墙连接着一窄溜西炕,刚能放一张八仙桌子那么宽。小时候我家比别人家亮堂,主要是有了西窗户,也比别人家暖和,是有了串通南北炕的西炕。现在学了点民俗,懂得这是有满蒙特点的民居。那时达里巴有西窗户西炕的没几家。蒙古人以西为大,我想那个叫“巴达廉”的蒙古族老乡,我们就先后睡过同一铺火炕。没想到这屋我一住就是30年,直到离开故乡时卖给了一个刘氏人家。现在想想真是不该卖掉,好让我回到故乡有个“家”,可是老宅已被扒掉,原处盖起了四间面目全非的红砖蓝瓦房。我真的成了无“家”可归的人了。为此曾写了一首《压在心上的房》作为纪念。那个有满蒙特色的西屋不在了,可我的精神家园还在,我的达里巴还在。前几年,有很多县区合并乡镇,我真怕区域越来越小的达里巴被合并到其他乡镇,好在没有发生。
一九七九年秋天,我进入前郭师范学校读书。没想到第二年学校改名为白城地区前郭蒙古族师范学校,使我又一次和“蒙古”发生了联系。我的老师中有很多是蒙古族人,同年级同学中蒙古族人也很多,下个年级是一色蒙古族同学,都说蒙古语。这是我了解蒙古族文化的开始。正是在这段学习期间,我爱好上了草原歌曲和文学。那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进校园,我成了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之一,唱不好敢唱,写不好敢写,在同学中闹了个脸熟,其实没啥真东西。
我的家乡没有因我没有真才实学抛弃我,相反接受了我。我在农村中学没唱明白,但瞎投稿也有“瞎猫碰上死耗子”的时候。时间久了,发表一些小“豆腐块”,还真遇上了几位伯乐。后来在大家的帮助下,我成了一名县级新闻单位的编辑、记者。说来也巧,我所在的编辑部蒙古族编辑记者占绝大多数,没想到我在这里成了“少数民族”,感受到了浓浓的蒙古族文化氛围。
说来我在文学创作上遇到的伯乐中,有两位是蒙古族人。一位是苏赫巴鲁老师,在写作和做人上给我很多教诲,1988年他与芦萍老师介绍我加入吉林省作家协会。另一位是包广林老师,不但关心我的写作,还关怀我在政治上的成长和进步。这两位蒙古族前辈是创作的巨人,做人的高标。能认识他们真是三生有幸。
出生的屋是蒙古民居,出生的小屯是蒙古人名命名的屯子,上学的学校是蒙古族师范学校,工作的单位是蒙汉双语的广播电台,一生重要的恩师又是两位著名的蒙古族前辈。这足以说明了我与“蒙古”二字的缘份了。
难怪,我走到哪里很多人都认为我是蒙古族人。
细细想来还是那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有道理。看来我得感谢古老的郭尔罗斯,感谢达里巴。
达里巴屯西部是一片草原,方圆几十里没有人烟。我从小就在草原上拣牛粪,打羊草。置身于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草原上,心灵会纯净得就像眼前的水泡子。面对辽阔的草原,没有人与你交谈,你只想漫无边际地唱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达里巴看过电影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最能打动我的是歌曲《从草原来到天安门广场》,前边没有歌词的“过门”。太奇妙了,一下子又把我带入了辽阔的草原上,让我心醉。后来有人说那是蒙古长调。从此我就爱上了这种带有“诺古拉”和真假声交替的长调。现在我已能学着哈扎布、宝音德力格尔、莫德格、照那斯图等长调大师唱几支长调歌曲。每次学唱,就仿佛回到了草原,回到了达里巴故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即墨省级经济开发区蓝色新区会议议题材料(98页).docx
- 刘诗白经济学奖申报评审表.doc下载(7页).doc
- 刘氏字辈派语寻宗资料第三十辑留底版本(8页).doc
-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定位老年卡设计(8页).doc
- 嘉兴市污水处理工程监控通讯系统总体构成原理(52页).doc
- 南城区阳光第一小学(4页).doc
- 密云县粪便消纳站(68页).doc
- 南通地区2010~2011学年度(上)期末调研测试卷(12页).doc
- 南京技师学院信息化二期(191页).doc
- 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10页).doc
- XX T 1149.11-2010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1部分:楔形铸铁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3-2008 内燃机 活塞环 第13部分:油环正式版.doc
- XX T 1149.12-2013 活塞环楔形钢环正式版.doc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全册教学课件.pptx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8年级物理下册全册课件.pptx
- 2024年新人教版8年级上册物理全册课件.pptx
- (新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9课时).pptx
-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醉翁亭记课件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章末整理与复习习题省公开课一等奖新课获奖课件.pptx
- 外研版三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单词专项.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