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3-邢寺村志改
邢寺村
基本情况
邢寺村位于胡屯镇政府驻地东北方向6公里处,徒骇河西岸,北临高唐县境,村东紧靠105国道南北贯通与西李村南镇为邻,西邻王仙村,均属高唐县境,南邻有:北田村、周小村、大刘东村、王贡村相连。属于茌平县辖区,位于茌平县与高唐县交界处。村东西各有一个池塘,村东坑占地面积2亩,村西坑占地面积5亩,全村面积446亩,耕地面积396亩,全村村民47户,人口176人,其中男90人,女86人,共有3个姓氏,其中有邢姓44户,方姓2户,于姓1户,均为汉族。明洪武年间,邢克刚从河北区定府迁来立村邢家庄,后来,在村东建一寺院,村名改为邢家寺。固村东北有一块与高唐县分界的界石,又名邢界寺,简称邢寺。清末,李班李珍迁来落户。于姓一家在1973年迁来落户。
根据碑文记载,清康熙年间,本村考取出一名进仕,尊称邢公(生卒不详)
康熙十五年间,康熙来访过本村寺院,期间有邢公参与陪同迎接。
据传,清朝时期,本村曾涌现一名保家卫国,杀敌立功的女英雄,并受到皇帝的赏赐,封(巾帼丈夫)大匾一块,解放以前,曾保留在本村家庙里,解放以后,失传有见到的村民可以证实。
本村寺院的遗址,已被盖成民房,详细情况还待考证,根据村民传说和石碑记载,本村寺院在清朝时期应受国家保护的,主要是寺院建寺年代较早历史长,有两口数米高的大钟,有两颗鸡腿松也是世上少有的根据传说,鸡腿松长出的木纹形状像有很多小鸡的图形,因此而得名,成为寺院的一大奇观,康熙能来此考察访问,说明本寺院应是名胜古迹的地方。
1956年以前,邢寺村属原博平县,1956年3月博平并入茌平县,2010年5月17日撤乡设镇后胡屯乡改为胡屯镇。
家族状况:本村主要以邢姓为主,现分为四大支,每支为一院里,固立村较早,以前曾经是邢姓的发源地,周边附近的村有姓邢氏的,如南镇都是从邢寺村搬迁出去,解放以前,曾有家谱存放在本村的家庙里,解放后,失传至今没有查找。解放以前,邻村姓邢的本族,每逢过年都来本村家庙里祭祖参拜,在一起过年,解放后,固寺院家庙被拆除,这项活动也就停止了。
受教育情况:解放以前,本村没有学校,学生到附近村上学,如南镇、周小等村的学校读书,70岁以上的老人属文盲或半文盲状态,60年代成立一所小学,分为一、二年级2个班。
经济发展
农业经济 自解放以来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地瓜等,旧社会农民种地不讲科学,粮食产量很低,建国后通过培育良种,改进耕作技术,粮棉产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极大的改良了土质和机械耕作条件,在抓好粮田生产的同时,于80年代大力发展棉花生产,特别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在上级各领导部门正确指导下积极响应上级提出的号召,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在种好粮食作物的基础上,重点搞好棉花的管理生产,把主要精力放在棉花管理上,激发起广大农民的种棉积极性。乡政府组织技术员下乡到各村进行技术指导,并组织群众到外地参观学习种棉技术,在农村曾涌现出一批植棉能手,棉花连续几年获得丰收,产量大幅度提高。由过去亩产籽棉百斤左右,提高到亩产籽棉500斤至800斤。农民的经济收入成倍翻番增长,由过去每年几百元增加到几千元,被群众称为万元户,在当时收入超过万元的仅占少数,比起现在当然是微不足道,但在那时的确让人羡慕。也曾涌现出一批种棉种籽大户,如高唐县就有一名种植大户,他种植粮食超过万元,棉花收入超万元,其他收入总计达三万元,被称为“梁三万”在社会上曾引起轰动。
粮棉一起抓,重点抓棉花的指示精神,加快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广大农民摘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说明那时期,发展农村经济制定方针政策是正确的,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广大群众欢迎和拥护。
在抓好粮棉田生产的同时,于90年代发展土豆种植和蔬菜大棚。土豆种植品种由乡政府统一购进良种分到各户,在技术员的指导下种植,并在棉田间作套种,不影响棉花生长,棉花和土豆两不误,大大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种蔬菜大棚开始是建大拱棚占地面积1亩,南北方向用水泥杆,竹竿搭建,春节前育苗,春节后,把苗栽进棚内,属春季栽培共建起大拱棚15个,每棚收入都在万元以上。2000年又建起冬暖式大棚12个,蘑菇专业户3户,养鸡专业户2个,养猪专业户3个,运输户3个。
林果业:1980年村发展林果产业,载苹果树50亩,梨树20亩,品种有红富士、国光、金帅、美国梨并在沟旁、路旁、村边栽植毛白杨、柳树、枣树等10几亩,属集体栽培后承包到户。
80年代前,养殖业以农民零散饲养和生产队集体饲养相结合的办法,大牲畜如牛马驴主要由生产队饲养。为提高粮食产量,取的农业丰收,生产队要求每户养1~2头猪,所及的肥归集体使用,每年每头猪积肥数量在8~10立方,每方以工分计算报酬,为鼓励社员养猪,生产队划分给养猪户2分地,作为奖励,两份地块为个人财产,收入归自己,猪交售给国家。
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解读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同名4028).doc VIP
- Siemens西门子工业SINAMICS V20 变频器 SINAMICS V20 变频器使用手册.pdf VIP
- 2024年磁县选聘农村党务工作者考试真题.docx VIP
- 防金融诈骗案讲座课件.pptx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和谐温馨的生活空间》课件.pptx
- 2024年安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综合题).docx VIP
- 防暑降温管理制度(新整理).doc VIP
- SH-T 3410-2012 石油化工锻钢制承插焊和螺纹管件.pdf VIP
- 增值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xls VIP
- 【2024版】普通话水平测试用朗读作品 50 篇带拼音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