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学复习提纲[精选]
《美学》复习提纲
1、审美现象的构成:审美现象的构成是由审美客体,审美关系,审美主体三个要素组成。
2、论述审美对象、审美主体的结构层次以及各层次的关系。
3、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1750年,以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美学》一书的问世为标志。
4、西方美学史经历从“本体论阶段”到“认识论阶段”再到“语言学阶段”的转换。
5、本体论美学主旨是透过具体个别的美的事物,追求一种独立的、终极的、普遍的美,也就是使一切事物成为美的共同本质。
6、古希腊早期的毕达哥拉斯是从数学入手进行哲学和美学思考的,他们把数提升到本体论层面,认为事物最终由数构成,数的原则就是万物的原则,数给出一种永恒有序的局面和状态。
7、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开启了西方美学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思考方式,严格区分了“美的事物”与“美本身”两个概念。
8、亚里士多德把美的形式归结为:“秩序、匀称与明确”。
9、普洛丁主张神或太一是美的根源。
10、在认识论阶段,西方美学的主旨是探求审美何以可能与审美如何构成。围绕这一主旨,英国经验主义、大陆理性主义、法国启蒙主义、德国古典哲学先后从不同视角展开论述。
11、经验主义拒绝与生俱来的天赋观念,否认真理的先验理性法则,认为一切知识来源于感官知觉和经验,肯定各种感性质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代表人物有培根、夏夫兹博里、休谟和博克等人。
12、英国经验主义美学理论代表培根认为:人作为认识主体具有两种灵魂:一种是理性灵魂,一种是感性灵魂。前者是上帝吹入的气息,后者为物质实体自身所具有,前者不能从哲学上加以认识,后者才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13、夏夫兹博里重视人的感官,但他认为人审察美、丑、善、恶的能力依赖于天生的内在的“第六感官”。
14、休谟认为,“美并不是事物自身的一种性质。它只存在于观赏者的心里,不同人的心灵见出一种不同的美”。
15、理性主义美学的思想代表法国的笛卡儿以怀疑为起点,提出“我思故我在”。
16、法国启蒙主义美学以狄德罗为思想代表,他的美学思想集中地体现于“美在关系”说。
17、名词解释:“美在关系”说
18、德国古典美学是认识论阶段的美学顶峰,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美学家,如康德、席勒、黑格尔等。
19、康德以鉴赏判断为核心的《判断力批判》也就是美学。
20、黑格尔认为,美就根源于绝对理念,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
21、当代西方美学的语言学阶段分为人本主义美学和科学主义美学。
22、当代人文主义美学的思想先导是十九世纪以叔本华、尼采为代表的唯意志主义美学,直接发端是克罗齐所创立的表现主义美学,以后又产生、形成了心理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符号学、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解释学诸美学流派。
23、克罗齐、科林伍德、柏格森先后提出“直觉说”;闵斯特堡提出“孤立说”;谷鲁斯主张 “内模仿”说;立普斯提出“移情说”;布洛提出“心理距离说”;弗洛伊德强调人的本能,把审美和艺术创造的本质都归结为无意识的升华和转移;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说。
24、乔治桑塔耶纳提出“美是客观化了的快感”。
25、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的著名命题。
26、中国古典美学的总体特征,在于它始终坚持从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一体圆融关系着眼,探求审美现象的根源、实质和含义。
27、魏晋时期,是艺术自觉的时代。
28、宋代美学的特点是:平淡境界、以禅喻诗。
29、清代美学以实学为根基。
30、中国当代主观论美学以吕荧和高尔泰为代表。
31、中国当代主观论美学以蔡仪为代表。
32、中国当代主客观统一以朱光潜为代表。
33、中国当代实践美学以李泽厚为代表。
34、蔡元培出了著名的“美育代宗教说”。
35、朱光潜在《谈美》、《文艺心理学》、《诗论》等著作中,运用西方美学思想中的直觉说、心理距离说、移情说、内模仿说,对审美心理和艺术创造心理作了细腻而独到的分析。
36、建立美学的哲学基础,在我们看来,要从人生在世这一存在论维度切入。
37、为什么说美学的哲学基础的建立,必须从人生在世切入?
首先,人生在世揭示出,人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地存在,世界也不能离开人而单独地存在。其次,人生在世揭示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体圆融、双向建构的生存关系。最后,人生在世还揭示出,人不是作为一个现成的实体摆放在世界上的,无论是人、世界,还是生存,都处在一种永远的生成状态,一种永远向着可能生存的、未完成的、不定型的状态。总之,深入到人与世界的关系中,深入到生存实践中,深入到生成境域中反思人类的审美现象,这就是从人生在世展示出来的美学研究的哲学视野。
38、为什么说审美关系,就是根植于人生在世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自由情感关系。
第一,审美关系不是认识关系,而是体验关系。第二,审美关系在逻辑上先于审美主客体,而不是审美主客体在逻辑上先于审美关系。第三,审美关系本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美国卡夫公司的食品行业分析报告[精选].doc
- 美国历任总统(古卷)[精选].ppt
- 美国发展道路[精选].ppt
- 美国博物馆教育特点简单版[精选].ppt
- 美国史[精选].doc
- 美国史重点整理[精选].doc
- 美国国会两院制[精选].ppt
- 美国国家公园参考资料.doc
- 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图[精选].docx
- 美国国家地理125年经典摄影作品一览[精选].ppt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doc
- 2025届吉林市第一中学高考考前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四川省三台县芦溪中学2025届高三下第一次测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
- 2025届江苏省启东市吕四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doc
- 浙江省宁波市十校2025届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甘肃省甘南2025届高考生物必刷试卷含解析.doc
-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中、唐山一中等“五个一”名校2025届高考历史四模试卷含解析.doc
- 江西省南昌市进贤一中2025届高考生物考前最后一卷预测卷含解析.doc
-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四中学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宁夏银川市宁夏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高考化学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