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7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3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docVIP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7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3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专题7人体的稳态及调节机制考点23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

考点23 兴奋的产生、传导及相关实验分析 依纲联想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3点提醒 (1)准确识记静息状态和兴奋状态下膜内外的电荷分布。静息状态下,由于K+外流,导致外正内负。兴奋状态下,由于Na+内流,导致外负内正。 (2)理顺兴奋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 (3)运用细胞的整体性原理解释:一个神经元上,若有一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兴奋会迅速传至整个神经元细胞,即在该神经元的任何部位均可测到生物电变化。 2.有关突触的6点归纳提醒 (1)常见的突触类型有两种,即轴突—胞体型和轴突—树突型,也有不常见的轴突—轴突型;还有类似突触的结构,如神经—肌肉接点等。 (2)神经递质的释放过程体现的是生物膜的流动性;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突触间隙的液体是组织液;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 (3)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去向有三种:迅速地被酶分解、重吸收到突触小泡、扩散离开突触间隙。有一些药物(如一些止痛药、有机磷农药等)作用的部位就在突触间隙。 (4)突触前膜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突触后膜处的信号转变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5)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的本质为糖蛋白。 (6)神经递质可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如多巴胺),后者可以使负离子(如Cl-)进入突触后膜,从而强化“外正内负”的局面。 3.神经调节中常考的3种物质运输方式 (1)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K+外流、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它们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需要通道蛋白,属于协助扩散。 (2)静息电位恢复过程中,需要借助钠钾泵逆浓度梯度将Na+从膜内泵到膜外,将K+从膜外泵入膜内,且需要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属于非跨膜运输中的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4.理解电位变化机理并分析下列相关曲线 (1)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曲线图 a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K+通道开放; b点——0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 bc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 cd段——静息电位恢复; de段——静息电位。 (2)如图1是将神经电位测量仪的A、B电极均置于膜外,在箭头处施加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差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①ab段——兴奋传至A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为负电位,而B电极处仍为正电位。 ②bc段——兴奋传至AB两电极之间。 ③cd段——兴奋传至B电极时,膜外电位由正电位逐渐变为负电位,而A电极处恢复为正电位。                     1.(2014·海南,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正确。传入神经元的细胞体在灰质以外,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正确。从a到d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正确。 2.如图1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组成部分,1、2是指反射弧中的两个位点),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1)若在1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2处膜电位的变化为:内负外正→内正外负→内负外正(2010·江苏,13C)( √ ) (2)若在2处施加一个有效刺激,则在1处无膜电位变化,其原因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2012·山东,25(2)改编)( √ ) (3)兴奋在结构c和结构b的传导速度相同,且在c中Ⅱ处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011·江苏,13D)( × ) (4)Ⅰ释放的乙酰胆碱经血液运输,导致突触间隙组织液中的Na+通过被动运输到达突触后膜Ⅱ内,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2009·海南,6C和2011·海南,8A)( × ) (5)如图2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其中a~c段一直在发生Na+内流,不需要消耗能量(2011·浙江,3AB改编)( √ ) 3.请在空格处填充合适内容: (1)(2014·四川,8节选)某人行走时,足部突然受到伤害性刺激,迅速抬脚。下图为相关反射弧示意图。 ①图示反射弧中,a是________。当兴奋到达b点时,神经纤维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为__________。当兴奋到达c处时,该结构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信号传到________会形成痛觉。此时,内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a43sad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