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美版高中绘画教案整理版全解
课 题 民族文化,国之瑰宝 ——第一课 中国画
教学时间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有一初浅认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形成正确的概念,并通过这种理解和认识提高对祖国优秀传统绘画的热爱和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画特有的绘画工具“文房四宝”以及专门的中国画颜料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难点:课文中范画赏析探寻中国画丰富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教法:比较分析法,引导探究法,运用投影仪辅助教学。?
学法:描述,理解,感受与评价。
教学准备 制作PPT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经过上个学期美术鉴赏课的学习,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鉴赏能力,在这新的学期,我们将过度到绘画这一模块,但绘画也不是单纯的绘画,因为在我们的艺术学习领域里,培养与提高鉴赏能力是离不开每个模块的。学习各种绘画技法之前,我们先来感受一下祖国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艺术特征。
(课件出示几幅优秀国画作品)在20世纪50年代,西方绘画大师毕加索会见中国画大师张大千时曾说:在这个世界上谈到艺术,第一是我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的艺术。当然,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的;第三非洲的黑人有艺术。
提问: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历史悠久与灿烂文化等
教师小结: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国家,她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并使其持久地发展着。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炎黄子孙,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探究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板书: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三、新课学习
(一)民族文化的瑰宝(板书)
提问:为什么说中国画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中国画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呢?(课件出示:两张西方油画与两张国画对比)
学生讨论回答:(学生可能会先从色调和画得像与不像等方面回答,这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回答,让学生注意国画的诗、书、印)
教师小结:中国画的独特之处是将中国文化中诗、书、画、印融会在一处,彰显浓厚的文化底蕴。
(二)了解中国画的工具材料(板书)
问:用什么工具创造出这些作品的呢?(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文房四宝”或“笔、墨、纸、砚”
教师提问:文房四宝对我们炎黄子孙来说,就很简单了, 但你们知道那里的是最好的吗?
学生回答,学生回答的同时课件出示相对应的中国画工具材料,最后由学生总结。
教师小结:中国画所用的“文房四宝”原指湖笔、宣纸、徽黑、端砚。湖笔产地浙江湖州;宣纸产地安徽泾县;徽黑产地安徽歙(shè)县;端砚产地广东高要端溪。(板书:湖笔、宣纸、徽黑、端砚)继而延伸到中国毛笔的种类、宣纸的种类和生产,书画用墨的种类,中国四大名砚。
(三)中国画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段?(板书)
课件出示宋代梁楷的“泼黑仙图人图”和 张大千的《一水菰蒲绿半天云雨清》)
学生欣赏中提问:从这两幅画中我可以看出笔墨怎样呢?
学生回答:(略)(引导学生从表现形式上理解)
教师小结:丰富多变的笔法和墨法。
问:这是因为什么呢?
(学生与教师共同回答)因调水的多少,可有深浅变化:因笔中含水的多少有干湿变化,由于在笔的不同部位蘸墨蘸水,又可产生一笔下去,自然分出深浅的效果。利用宣纸渗水的性质,可在墨上冲水,水上冲墨或色墨结合,幻化出水墨淋漓,色墨相融。挥挥洒洒、气象万千的奇妙效果,亦即墨法中最负盛名的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等等。
课件出示几张西方油画和几张国画:让学生从表现形式上谈谈有什么区别?从中总结出,中国画中的诗书画印是区别以西方油画的最基本的特点。
提问:大家谈谈您对国画中的诗、书、画、印的认识?
教师小结: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以美妙的诗文吟诵生活,历史上许多画家即是书法家又是诗人,往往以诗文隐寓自己的理想、抱负以及人格追求。如(苏轼曾盛赞现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问:如何理解中国画独特的创作理念和美学追求?
课件出示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提问:在观察过程中,注意思考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国画,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先分小组讨论,最后选代表回答,然后老师总结,如:国画创作最初是追求形式,晋人陆机论。“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到了东严明顾恺之提出:“迁想妙得”。到清代,这种看法就更有发展,石涛认为必须“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以求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到了现在齐白石说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由于不同时期的美学追求不同,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也有出出了写实、写意等画法。
(四)作品分析
①富春出居图卷·黄公望
黄公望(1269—1354)字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三章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课件(共29张)全解.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全套课件1全解.ppt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二章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3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21张)全解.ppt
-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三单元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全解.ppt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课件全解.ppt
- 人机交互、体感互动技术全解.ppt
- 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指南(2016年2月修订)全解.doc
- 人民币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规则全解.doc
- 人教课标版高中生物选修1教学课件:4.3《酵母细胞的固定化》(共42张)全解.ppt
- 人民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复习资料提纲全解.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