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_古典文献的校勘.ppt

  1. 1、本文档共6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_古典文献的校勘

第四章 古典文献的校勘 参考文献: 1.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中华书局2004年版 2.张舜徽著:《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程千帆、徐有富著:《校雠广义之校勘编》,齐鲁书社1998年版 一、校勘的含义和功用 (一)“校勘”释义 “校”,《说文解字》:“校( ),木囚也。从木,交声。”指古代拘束犯人的刑具木枷。 如《周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一副木枷由两片组成,而两片大小必须大体一致,才便于上锁,因此事先要将它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因此,“校”字用作动词时,便有“比勘、核对”的意思。 如《国语·鲁语下》:“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以《那》为首。”这里的“校”,就是指校正文献的文字异同。 “勘”,也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可见,勘、刊有“削除覆定”之义。这与中国早期文献以简牍为载体有关。 如汉应劭《风俗通义·古制》:“刘向为孝成皇帝典校书籍二十余年,皆先书竹,为易刊定。可缮写者,以上素也。” 可见,古人整理图书先写在竹简上,这便于发现错误时削除改正,待校订无误后,再写在缣帛上。因此,“勘”有改正文字之义。 “校”与“勘”合用,作“勘校”或“校勘”。《魏书·崔光传》:“光乃令国子博士李郁与助教韩神固、刘燮等勘校(拾遗补缺)石经,其残缺者,计料石功,并字多少,欲补治之。” 与“校勘”一词意义相同的,还有“校雠”,应劭《风俗通》:“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缪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可见,校雠也有校勘文字错误的原始意义。 从上可见,校勘,就是改正书面材料上由于种种原因而形成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恢复或接近本来面目,以及指出有关记载的疑似问题。 据考察,早在南北朝时,“校”和“勘”二字被连用来表示核对文字的意义,不过那时不叫“校勘”而叫“勘校”。至宋代的馆阁,已增设“校勘”一职,可见此词至迟到宋代已被普遍使用。 校勘过程中,不仅要注意文字方面的问题,而且要注意史实问题,即著述本身记载的正确与否。也就是说,校勘的范围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文字正误、衍脱、倒置、错简等的审核,以示版本之真;一是对内容和有关记载是否真实可靠的审核,以求史实之真。当然,这两个求真要以前者为主,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校勘的重点所在。 需要澄清的两个概念 1.校勘与校雠的区别 校雠是简册时代校书的一个环节,所谓“校雠”就是今天校勘中的对校,也即版本校。由于那时简册笨重,这一工作通常由两个人来完成。而今天的校勘含义较“校雠”宽泛了很多,除对校外,还包括本校、它校和理校等方法。 2.校勘与校对的区别 校对是出版的一个环节,它的唯一任务就是:保障出版物和原稿绝对一致。因此,校对基本上是一项机械性工作。校对虽然也是“对”,也是“核查”,但它是单向的,必须忠实于原稿,因此,与作为学术工作的校勘有明显的不同。 校勘古书的目的是恢复古书原貌,正本清源,以便于古籍整理和古籍研究。不过,校勘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在校勘时,往往有人喜欢妄改古人文章,这是校勘中最忌讳的事情。 (二)校勘学的产生及定义 我国的校勘事业起源很早,周秦时代已有从事校勘的事例。如《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己亥涉河也’。” “己”字缺两“I”便误为“三”,古文“亥”作“ ”,“豕”作“ ”,非常近似,故子夏根据文义及字形加以校勘,从而纠正其错误。这作为校勘学的萌芽。 从西汉刘向大规模校勘中秘书,人们对校勘规律进行了不断探索。 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卷首《条例》对经、注出现文字错误的情况和原因作了比较系统的概括。 北宋彭叔夏《文苑英华辨证》十卷,将他和周必大等人共同校勘《文苑英华》过程中有关校勘方面的成果归纳为十类四十五个子目。由于其条理与清晰超过前人。清人顾广圻(yín)称赞说:“此书乃校雠之楷模,岂独读《英华》者资其是正哉!”(《思适斋集》卷15《书文苑英华辨证后》) 清代学者王念孙对误例的总结达到了崭新的水平,其《读书杂志·淮南内篇·后序》列举各种“误例”共六十二种。主要从书面材料发生错误类型的角度来分类总结的,因此具有更加普遍的意义,标志着对校勘条例的概况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卷五至卷七,在王念孙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四种误例。 校勘虽然源远流长,但校勘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清代。正如梁启超先生说: “清儒之有功于史学者,更一端焉,则校勘也。古书传习愈希者,其传抄踵刻讹谬愈甚,驯致不可读,而其书以废。清儒则博征善本以校勘之,校勘遂成一专门学。”(《清代学术概论》) 随着校勘事业的发展,清代也出现了校勘学这一专门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