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原子光谱法 6.1.2.2 分光系统 光栅材料:玻璃、金属(铝) 6.1.2.3 进样系统 (1) 标准试样光谱比较法 (2) 元素光谱图比较法 为什么Fe光谱可作标尺? 内标元素和内标线的选择原则: 1) 内标元素在试样和标样中的含量必须固定、相同; 2) 内标元素与分析元素具有相近的蒸发特性; 3) 分析线和内标线具有相近的激发或电离电位; 4) 分析线和内标线具有相近的波长; 5) 分析线和内标线没有自吸收或很小,且不受其它谱线的干扰。 原子吸收中的原子发射现象: (2) 背景干扰 塞曼效应校正法 6.2.4 分析方法与应用 (4) 检出限:产生一个能够确证在试样中存在某种元素的 分析信号所需该元素的最小量或最小浓度。 适用条件: (2) 特征浓度:产生1%吸收或能产生0.0044吸光度时, 待测物质的相应浓度 (1) 灵敏度:被测元素浓度变化一个单位时,吸光度的 变化量 1. 特征参数 (3) 特征质量:产生1%吸收时所对应的待测元素的质量 AAS特点和应用 (1) 灵敏度高,检出限低 (2) 测量精度好 (3) 选择性好 (4) 分析速度快,适用范围广 (5) 仪器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便 (6) 不能进行多元素同时测定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的排布不同 6.2.1.2 原子吸收光谱与原子结构 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吸收的能量不同 各元素的 共振线 不同 最灵敏谱线 原子吸收光谱的性质: 线状光谱,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原子光谱 6.2.1.3 基态原子数与激发态原子数的关系 一定温度下,处于热力学平衡时,激发态原子数与基态原子数之比服从波尔兹曼分布定律: 激发能 (1) T 愈高,Ni / N0值愈大; (2) T 一定,Ei 越小,吸收波长越长, Ni / N0值愈大; (3) 通常条件下,激发态和基态原子数之比小于1‰, 基态原子数近似地等于总原子数。 与N0有关,N0受温度影响很小,准确度较高, N0占99%,灵敏度较高。 与Ni 有关,受温度影响大,准确度较差; Ni 占比例很小,灵敏度较低。 原子吸收光谱法 原子发射光谱法 6.2.1.4 AAS的轮廊 原子吸收光谱线很窄,占据着有限的、相当窄的频率或波长范围,具有一定的宽度和轮廓。 中心频率 中心吸收系数 半宽度 中心频率 原子能级 光子观测 光子观测 谱线变宽的原因 1. 自然宽度 无外界条件影响时的谱线宽度 2. 多普勒变宽 原子在空间作无规则热运动所引起的变宽 影响因素: 温度 谱线中心波长 原子量 3. 碰撞变宽 吸收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谱线变宽 共振变宽 被测元素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相互碰撞引起的变宽,又称赫鲁兹马克变宽 洛伦茨变宽 被测元素原子与其它元素的原子相互碰撞引起的变宽 4. 其它变宽 斯塔克效应、塞曼效应 6.2.1.5 AAS的测量 1. 积分吸收测量法 积分吸收系数:在吸收线轮廓内,吸收系数的积分 含义:基态原子蒸汽所吸收的全部能量 根据经典色散理论,基态原子数N0与吸收曲线下面所包括的整个面积的定量关系为: 基态原子数 振子强度 因为Ni N0,所以 待测元素原子总数 测量积分吸收的困难: 谱线宽度10-3nm 。若?=500nm,要求单色器分辩率为:R=500/10-3 = 500000。目前无法实现。 2. 峰值吸收测量法 原理:在温度不太高的稳定火焰条件下,峰值吸收 系数K0与火焰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N0 之间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 条件: 通过吸收介质的发射线的中心频率与吸收线 的中心频率严格一直。 (2) 发射线的半宽度远远小于吸收线的半宽度。 根据吸光度的定义: Δve 频率范围内的入射光强 Δve 频率范围内的透射光强 若吸收线轮廓主要取决于多普勒变宽,则 所以 在给定的实验条件下, 比例常数 被测元素含量 原子吸收测量的基本关系式 与实验有关的常数 6.2.2 AAS 的仪器类型与结构流程 锐线光源 原子化器 分光系统 检测系统 试液 (1) 锐线光源:发射待测元素的共振辐射; (2) 原子化器:提供能量,使试样干燥,蒸发和原子化; (3) 分光系统:分离锐线辐射和背景辐射 (4) 检测器:接受欲测量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经放大和运算处理给出分析结果 6.2.2.1 光源 作用:发射被测元素特征共振辐射。 要求: (1) 发射线半宽度明显小于吸收线宽度; (2) 辐射强度大、背景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