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八章 吸附分离法 第一节 概 述 前 言 利用适当的吸附剂,在一定的pH条件下,吸附样品中的目标物质,然后再以适当的洗脱剂将吸附的物质从吸附剂上解吸下来,达到浓缩和提纯的目的。 广泛应用在各种生物行业,如酶、蛋白质、核苷酸、抗生素、氨基酸等的分离纯化中。 吸附法的特点 1、可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 2、操作简便、安全、设备简单 3、生产过程pH变化小,适用于稳定性较差的物质。 缺点:选择性差,收率不高,特别是无机吸附剂性能不稳定,不能连续操作,劳动强度大。 应用:如需要的成分易吸附,可在吸附后除去不吸附和不易吸附的杂质,再将样品洗脱;当需要的成分较难吸附,则将杂质吸附除去,故吸附法常用来除杂。 通常,一种物质从一相移动到另外一相的现象称为吸附。如果吸附仅仅发生在表面上,就称为表面吸附;如果被吸附的物质遍及整个相中,则称为吸收。 第二节 吸附过程的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 固体可分多孔和非多孔两类。 非多孔固体只具有很小的比表面(只有外表面),可通过粉碎增加其比表面。 多孔性固体由于颗粒内微孔的存在,比表面很大,可达每克几百平方米。 多孔性固体比表面积由外表面和内表面组成,内表面积是外表面积的几百倍,并具较大吸附力,故多用多孔性固体作为吸附剂。 吸附机理 固体表面分子(或原子)与固体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固体内部分子受邻近四周分子的作用力是对称的,作用力总和为零。 但界面上的分子同时受 到不相等的两相分子的作 用力,作用力总和不等于 零,合力方向指向固体内 部,故能从外界吸附分子、 原子或离子,并在表面形 成多分子层或单分子层。 物质从流体相(气体或液体)浓缩到固体表面从而实现分离的过程称为吸附作用。 在表面上能发生吸附作用的固体称为吸附剂, 而被吸附的物质称为吸附物。 二、吸附的类型 吸附作用是根据其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来分类。产生吸附效应的力有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以及在酶与基质结合成络合物时存在的疏水力、空间位阻等。按照范德华分子间或键合力的特性,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交换吸附 (一)、物理吸附 吸附剂和吸附物通过分子力(范德华力)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吸附现象,其特点是吸附不仅限于一些活性中心,而是整个自由界面。 分子被吸附后,一般动能降低,故吸附是放热过程。 物理吸附的吸附热较小,物理吸附时,吸附物分子的状态变化不大,需要的活化能很小,多数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由于吸附时除吸附剂的表面状态外,其他性质都未改变,所以两相在瞬间即可达到平衡。 有时吸附速度很慢,这是由于在吸附剂颗粒的孔隙中的扩散速度是控制步骤的缘故。 物理吸附 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即在吸附的同时,被吸附的分子由于热运动会离开固体表面,分子脱离固体表面的现象称为解吸。 物理吸附可分成单分子层吸附或多分子层吸附。 由于分子力的普遍存在,一种吸附剂可吸附多种物质,没有严格的选择性,但由于吸附物性质不同,吸附的量有所差别。 物理吸附与吸附剂的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二)、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由于吸附剂在吸附物之间的电子转移,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属于库仑力范围,它与通常的化学反应不同的地方在于吸附剂表面的反应原子保留了它或它们原来的格子不变。 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由于是化学反应,故需要一定的活化能,需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 化学吸附的选择性较强,即一种吸附剂只对某种或几种特定物质有吸附作用,因此化学吸附一般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后较稳定,不易解吸,平衡慢。 这种吸附与吸附剂表面化学性质以及吸附物的化学性质有关。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本质上虽有区别,但有时也很难严格划分,可能在某些过程以物理吸附为支配作用,而在另一些过程中以化学吸附为支配作用。两种吸附的比较见下表: (三)、交换吸附 吸附剂表面如为极性分子或离子所组成,则会吸引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而形成双电层,这种吸附称为极性吸附。 在吸附剂与溶液间发生离子交换,即吸附剂吸附离子后,它同时要放出等当量的离子于溶液中,也称交换吸附。 离子的电荷是交换吸附的决定因素,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它在吸附剂表面的相反电荷点上的吸附力就越强,电荷相同的离子,其水化半径越小,越易被吸附。 三、吸附力的本质 吸附作用的最根本因素是吸附质和吸附剂之间的作用力,也就是范德华力,它是一组分子引力的总称,具体包括三种力:定向力(keesom)、诱导力(Debye)和色散力(London)。 范德华力和化学力(库仑力)的主要区别在于它的单纯性,即只表现为互相吸引。 A.定向力 由于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产生的分子间的静电引力称定向力。它是极性分子之间产生的作用力。与温度有关。 B.诱导力 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的吸引力属于诱导力。极性分子产生的电场作用会诱导非极性分子极化,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八章商业广告与消费心理预案.ppt
-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预案.ppt
- 第四讲二手车服务预案.ppt
- 第四讲光现象预案.ppt
- 第四讲--混凝土外加剂预案.ppt
- 第八章肾的排泄功能预案.ppt
- 第八章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预案.ppt
- 第八章生命体征的观察与护理本科预案.ppt
- 第七节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的转变预案.ppt
- 第七课《祖父的园子》课件预案.ppt
- 2025至2030年玛瑙餐台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式单级单吸管道离心泵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箱式多用炉生产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玉米笋罐头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物联网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稀土硅铁合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硬度监测仪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紧肤按摩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精密半自动轧盖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燃油(气)热水锅炉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