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理学重点2015.
感谢以下同学的努力,发现错误或不足,欢迎各位指出。
(素兰,黄义明,小娇,夏瑜,雪梅,玉培,涛子,佳玉 ,三金,)
第一章
1.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液环境,即细胞外液。
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P5
2.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特点:神经调节:迅速、精确、短暂;体液调节:缓慢、持久、弥散;
自身调节:幅度范围小、不太灵敏。P6
3.负反馈:反馈信息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和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发生改变。
生理意义: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的稳态。P7
正反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使受控部分的活动向原先活动方向改变。
生理意义:使机体某项生理功能不断加强,得以迅速完成。P8
1.物质跨膜转运的方式有哪些?哪些属于被动转运?
葡萄糖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或少数不带电荷的小分子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一侧跨膜转运
易化扩散:由细胞膜上某些蛋白质介导的顺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①经载体易化扩散:体内、氨基酸、核苷酸等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顺浓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② 经通道易化扩散:溶液中的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带电离子,借助通道蛋白进行顺浓度或电位梯度跨膜转运。
主动转运:耗能的,逆浓度或电位梯度的跨膜转运。分为:①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经离子泵介导逆浓度或电位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如钠泵。②继发性主动转运:不直接利用ATP分解释放的能量,而是依赖别一种物质浓度差所造成的势能贮备来实现主动转运。如钠葡萄糖同向转运。
出胞和入胞:指一些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排出或进入细胞的过程或。出胞和入胞都需耗能。
其中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都属于被动转运。
2.何谓主动转运? 钠泵的主动转运有何作用和生理意义?
主动转运:是在膜蛋白的帮助下,由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而进行的将物质逆浓度梯度或(和)电位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钠泵生理意义:①使细胞内高钾,促进生化反应②维持胞内渗透压和细胞容积,将漏入胞内的钠不断转运出去③维持细胞内外离子的不均衡分布,是细胞产生生物电的基础④钠泵活动形成的生电效应可直接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⑤钠泵活动建立的钠离子浓度梯度可为继发性主动转运提供势能储备
3.何谓静息电位?试述静息电位产生机理。
静息电位:细胞未受刺激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且相对平稳的电位差
产生机制:①细胞内高浓度钾离子②静息时细胞膜对钾离子有高通透性,使钾离子顺浓度差向胞外扩散③扩散后形成的外正内负的跨膜电位差成为对抗钾离子外流的作用力(膜内带负电的蛋白质也对K离子外流有对抗作用),当达到平衡状态时,K离子不再有跨膜的净移动,形成K离子平衡电位(静息电位)
4.何谓动作电位、阈值(阈强度)、阈电位?试述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和特点。
动作电位: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接受有效刺激后产生的一个迅速的可向远处传播的电位波动
阈值(阈强度):能使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度
阈电位:能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①去极化(上升支):阈刺激或阈上刺激使膜的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顺浓度度及电位梯度位内流,膜去极化达阈电位水平,进而使大量钠通道开放,膜内负电位消失,形成正电位,阻止钠内流②复极化(下降支):膜电位达到钠离子的平衡电位,钠通道失活,而钾通道开放,钾离子外流,膜内电位变负,引起复极化③复极化后:胞外钾浓度和胞内钠浓度升高,激活钠泵,逆浓度差跨膜转运钾钠,恢复兴奋前状态(静息时水平)
动作电位的特点:①“全或无”现象:要产生动作电位,刺激必须达到一定强度,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若达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全)②不衰减传播,其幅度和波形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③脉冲式发放,连续刺激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呈现一个个分离的脉冲式发放。
5.动作电位的传导方式有哪几种?
无鞘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在动作电位发生部位(兴奋区),膜两侧呈外负内正的反极化状态,而与它相邻的未兴奋区仍处于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因此在动作电位的发生部位(兴奋区)和邻接的静息电位(未兴奋区)之间便产生局部电流。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沿细胞膜不断产生新的动作电位
有鞘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轴突外包有一厚层髓鞘,带电离子难以通过,只有在郎飞结处跨膜离子才得以移动,局部电流在发生动作电位的郎飞结与静息的郎飞结之间产生即跳跃式传导。这种传导方式提高了动作电位的传导速度,还减消少了能量的消耗。
6.试述神经一肌接头兴奋传递的过程。(书P44图2-24)
书上流程图:运动神经末梢动作电位→接头前膜去极化→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钙离子进入运动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出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