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黄芩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芩研究进展

黄芩研究进展 黄芩为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的干燥根,系极常用中药,别名黄金茶、山茶根、烂心草。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的功效,可用来泡茶喝,有清凉败火、消炎去暑的功效。通过查阅国内大量文献,可以看到近年来研究者在黄芩的成分、药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较大比例的研究是针对黄芩中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现将近年来黄芩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植物资源、本草考证   黄芩最早记载在《神农本草经》中并列为上品,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适应性很强,不怕严寒和干旱,荒山荒坡、树林、野地都能生长。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及陕西等地,多为野生,尤以河北北部野生者为道地药材,其根条坚实,空心少,色黄,品质佳,颜色愈黄,品质愈佳,素有“热河黄芩”之称。商品黄芩主要为我国北部主产的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西南地区产的主要为滇黄芩,河北、山西、内蒙古一带尚有粘毛黄芩。此外,黄芩属中尚有几种植物的根在有些地区也作黄芩使用,但《中国药典》只以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为正品。《中药大辞典》载:“黄芩一品可分两用。”《本草纲目》称:“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条芩。”《药品化义》曰:“枯芩体轻主浮,专泻肺胃上焦之火,主治胸中逆气,目赤齿痛,吐衄失血,以其大能凉膈也。” 2化学成分及提取工艺研究 2.1化学成分近年来黄芩的化学成分主要集中在黄酮、苷、萜、微量元素、酶、甾醇、有机酸几大类化合物方面。 2.1.1 黄酮及其苷黄芩同属植物300多种,黄酮及其苷存在于许多种中,并作为黄芩的有效成分,研究者针对其中的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等几个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建立了不少生药或制剂的鉴别和定量分析方法。目前从黄芩中分离的黄酮苷元及苷约40种,主要有黄芩苷(baicalin C21H18O11)、汉黄芩甙(cuogono side C22H20O11)、汉黄芩素(wogonin C16H12O8)、黄芩素、黄芩新素-Ⅰ、黄芩新素-Ⅱ、白杨黄素、千层纸黄素-A等。另外,张永煜等[1]从内蒙古赤峰地区产黄芩中分离得到的(2S)-5,7,2’,6’-四羟基双氢黄酮(tetrahydmxy flavanone)和(2R,3R)-3,5,7,2’,6’-五羟基双氢黄酮(pentahydroxy flavanone)系国内首次从正品黄芩中分离得到的黄酮化合物。吉立[2]从黄芩根中分离得到 4个新的苷(苯酚苷),化合物1(C23H24O12)结构是5,2,6’ -三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2’-O-β-D吡喃葡糖甙(黄色晶体);化合物2(C21H20O12)结构是3,5,7,2’,6’-五羟基黄酮-2’-O-β-D吡喃葡糖甙(淡黄色晶体);化合物3(C22H24O10)结构是(2S)-5,7-二羟基-6-甲氧基黄烷酮-7-O-β-D-吡喃葡糖甙(无色针晶);化合物 4(C18H26O10)结构为苄基-O-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糖甙(白色无定形粉末)。董建萍等[3]从川黄芩的醚提取和甲醇提取部分经聚酰胺柱层析分得 7个单位,其中粘毛黄芩素-Ⅲ(viscidulin[Ⅲ)(橙黄色方晶)、粘毛黄芩素-Ⅰ(viscidulin[Ⅰ)(浅黄色针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2.1.2 萜 多种黄芩中发现新的二萜苷类成分,如从尼泊尔产的匍匐黄芩(Scutellaria repens)的叶中已经分离得到16种新的二萜苷类clerodane diterpenoids,从黄芩中分离到3种新的倍半木脂素苷类。这些萜类成分对鳞翅目昆虫有拒食活性,scutecyprol B的有效浓度为100 mg/L[4]。此外,从伏毛黄芩(Scutellari strigillosa Hemsl)中分离出1种新的三萜3[epi[mi[cromeric acid以及黄芩素、汉黄芩素、千层纸素A和白杨黄素等22种已知化合物。这些研究表明,中药黄芩的有效成分显然不止黄酮类成分,至少萜类成分已有线索可寻。 2.1.3 微量元素黄芩中也有丰富的微量元素[5]。黄芩中铁、铜、锌、锰的含量均很高,它们是多种酶的活化中心,铁与蛋白质形成的转铁蛋白、乳铁蛋白直接组成体内的抗菌物质。铜蛋白、Cu2+、Zn2+、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血浆铜蓝蛋白在体内代谢极速。锌与多种酶、核酸和蛋白质合成密切相关。锰参与蛋白质合成,遗传信息传递,促进机体生长发育,提高机体免疫力。这些离子与活性成分共同或协同作用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