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鉴古酌今论桂枝.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鉴古酌今论桂枝

鉴古酌今论桂枝 【关键词】 桂枝;《伤寒论》;@张仲景 桂枝为辛温解表药,但就其临床应用而言不仅限于此,笔者借鉴古今医家对桂枝的认识,围绕《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方剂对桂枝的运用分析桂枝的功效。 桂枝一药,就本草学而言,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但却以别名而出,其主论者为牡桂,其曰:“牡桂,味辛温,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神农本草经》中桂枝、肉桂不分,故后世医家对其所载牡桂认识各异,争论久矣。 桂枝在《伤寒论》一书中出现43次,入43方,在《金匮要略》一书中出现46次,入46方。下面就借鉴古今医家对桂枝的认识,围绕《伤寒杂病论》中有关方剂对桂枝的运用分析桂枝的功效。 1 助阳气 桂枝,其味辛甘温,辛甘化阳,故桂枝可助阳气。 1.1 固卫阳,解肌散风寒 此功效被张仲景运用的活灵活现。代表方剂即是被后人称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 桂枝汤是治疗表虚外感风寒的主方,论中第12条言:“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当人体在卫阳不足的情况下,外邪乘虚而入,就会出现“阳浮而阴弱”或“卫强荣弱”的病理现象(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卫强)。方中用辛甘温的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固卫阳气,驱除表邪治卫强,芍药苦酸合甘草酸甘化阴以治汗出而致的阴弱,桂芍二者等量并用,以药对形式出现,一辛一酸,一散一敛,一开一合于解表中寓敛汗养阴之意,合和营中有固卫散邪之功,调和营卫,其义妙在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贻患。所谓立身于不败之地,以固卫金也。故清·柯韵伯曰:“此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另有医者论曰桂枝可调和营卫,然临床并未发现哪一位医家单用桂枝以调和营卫者。其以桂芍一阴一阳相配,乾坤乃定,方有调和营卫之功,医者不可不明。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桂枝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桂皮醛,有解热降温发汗之功。但观后世医家治风寒感冒,动则荆芥、防风、羌活之流,少有用桂枝者,是恐其发汗之力强也。 1.2 助心阳,疗心悸,止痹痛 桂枝辛甘温,入心经,故可助心阳,通心络而疗心悸痹痛,其代表方剂为桂枝甘草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钱天来曰:“阳本受气于胸中,故膻中为气之海,上通于肺,而为呼吸,位于心胸之间,发汗过多则阳气散之,气海空虚,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觉惕惕然而动也……此以误汗亡阳,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故欲得按也。”这是桂枝甘草汤病机最好的诠释,方中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炙甘草甘温、甘缓补中益气,心阳复得,则心悸自平。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此是心胸阳气大伤,阴寒痰浊之邪蕴结心胸而至胸痹之证。方中桂枝辛散、温通,既可补心胸之阳虚,又可以通阳散结而疗痹痛。与余药合用而使全方具有通阳散结、下气祛痰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桂枝水煎剂能增强冠脉血流量,增加心脉营养血流量,故桂枝现代广泛应用于冠心病、心律失常、风心病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病。 1.3 建中焦阳气以散寒止痛 桂枝建中焦阳气辛温散寒,甘温止痛,其代表方剂为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如虚痨里急证之腹中痛即是脾胃阳虚寒凝所致。小建中汤中取桂枝合甘草、生姜温中之功以散寒止痛。 在以清热解毒,抗幽门螺旋杆菌之方药治疗胃脘部疾病为主的今天,论述桂枝治疗胃部疾病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我们不能丢掉中医的精髓——辨证论治。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的复方方剂能提高动物痛阈值,具有镇痛作用。近代中医巨匠秦伯未先生正是借鉴以上之桂枝功效,倡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消化道溃疡,取得了很好的疗效[2]。故临床上胃脘痛属于中焦阳气者,便可放手应用小建中汤类方剂。 1.4 通阳以化气行水 助阳不仅有补充阳气之意,亦有通阳之意,通阳是建立在阳气充足的基础上的。《伤寒论》中五苓散正是取桂枝通阳化气行水并兼以解表散寒治疗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腑,影响膀胱化气攻解的蓄水症。 朱良春对桂枝更是多有发挥,其临床自拟之“通淋化石汤”[3]。桂枝、茯苓互补,其意为桂枝通阳于外,茯苓通阳于下,化机鼓荡,一片神行,气化水,水化气,则全方活勃勃一片生机,盖清利之中辅以温阳,提高利水排石的疗效。 2 平冲降逆 《神农本草经》云:牡桂主上气咳逆。 《伤寒论》第117条:“烧针令其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枝二两也。”方中重用桂枝温通心阳而平冲降逆。后世医家对桂枝降逆之说持有疑义,正是鉴于此,才有桂枝与肉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